在建设性后现代视界中反思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建设性后现代思维与中国的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8,共5页
Marxism & Reality
同被引文献33
-
1杰伊·麦克丹尼尔,曲跃厚.生态学和文化:一种过程的研究方法[J].求是学刊,2004,31(4):5-10. 被引量:21
-
2陈文泽,陈元明.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主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4):144-147. 被引量:1
-
3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的启示[J].瞭望,2004(39):28-29. 被引量:2
-
4费劳德,王治河,杨富斌.马克思与怀特海: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J].求是学刊,2004,31(6):12-19. 被引量:14
-
5柯布,刘昀献.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访谈录[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4(3):5-10. 被引量:48
-
6缪宏兵.论后现代主义的和谐发展观[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54-56. 被引量:2
-
7郭祥才.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当代后发国家的跨越式发展[J].哲学研究,2006(2):106-110. 被引量:6
-
8小约翰·柯布,李明(译).从怀特海哲学的角度审视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2):42-50. 被引量:15
-
9于文秀.生态后现代主义:一种崭新的生态世界观[J].学术月刊,2007,39(6):16-24. 被引量:29
-
10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4.
二级引证文献30
-
1罗晶.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与实践价值[J].江汉论坛,2016(2):46-50. 被引量:3
-
2罗晶,朱宗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评介[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6,6(1):37-42. 被引量:1
-
3肖亮,姜喜咏.有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23-26. 被引量:2
-
4姜晓磊.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向及其当代意义[J].学术研究,2016(10):23-27. 被引量:1
-
5李长学.有机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元素的新范式[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5):69-72. 被引量:2
-
6刘璐,王治河,温恒福.有机马克思主义教育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6,36(10):26-28. 被引量:1
-
7李国泉,陈锡喜.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观[J].天津社会科学,2016(6):22-30. 被引量:1
-
8张彦,孙帅.论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善”[J].贵州社会科学,2017(1):50-59. 被引量:7
-
9赵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机化进路探析——基于有机马克思主义思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21(2):19-23.
-
10汪信砚.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2):5-11. 被引量:6
-
1吴忠民.孔子的世俗化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J].孔子研究,1996(4):3-8.
-
2菲立普.克莱顿,周邦宪.走向一种为了共同福祉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619-621. 被引量:12
-
3冯菊香.评胡适的现代化模式[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4):20-22. 被引量:1
-
4王凤珍.有机马克思主义:问题、进路及意义[J].哲学研究,2015(8):21-24. 被引量:14
-
5赵吉惠.现代新儒学与东方现代化[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12.
-
6袁祖社.面向人类共同福祉的国家伦理反思:“文化软实力”研究之忧思[J].求是学刊,2012,39(1):16-20. 被引量:9
-
7高令印.朱熹、新儒学与现代化[J].中华文化论坛,1996(3):78-82.
-
8刘德春.现代新儒家论“工作伦理”[J].道德与文明,1994(5):36-38. 被引量:1
-
9高德步.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意蕴[J].精神文明导刊,2009(1):12-14.
-
10杜梅,甘冲.菲利普·克莱顿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6(1):44-4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