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在资源危机尤其是物质资源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约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通过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作者
王亚飞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9-83,共5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of Social Siences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9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1
陈德敏,谢斐.
我国资源安全战略内涵属性表征的结构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4(6):1-6.
被引量:18
2
陈德敏.
节约型社会基本内涵的初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5-9.
被引量:76
3
王志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N].光明日报,2004—12—02.
4
王碧峰.
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7):76-80.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制定合理的能源需求社会目标[J]
.宏观经济研究,2004(7):24-29.
被引量:5
2
杨中强.
中国能源安全: 莫等为油消得国憔悴[J]
.中国国情国力,2004(8):12-15.
被引量:2
3
张岩贵.
中国资源供给瓶颈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J]
.南开经济研究,2004(5):38-42.
被引量:9
4
何祚庥,王亦楠.
2000-2020年,我国真能实现GDP翻两番,而能源仅仅翻一番的设想吗?[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48(4):18-27.
被引量:6
5
朱锦昌.
缓解资源“瓶颈”,坚持可持续发展[J]
.理论前沿,2005(6):13-15.
被引量:13
6
张晓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38-41.
被引量:88
7
金碚.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
.中国工业经济,2005(4):5-14.
被引量:185
8
建设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5):22-24.
被引量:1
9
严于龙.
积极缓解能源约束 努力实现经济有序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2005(5):21-24.
被引量:3
10
陈德敏 张孝烈.资源经济法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109
1
王博.
重构宪法“节约条款”[J]
.政治与法律,2023(6):127-143.
被引量:1
2
杨幸葵,钟三艳.
建设资源节约型大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52-53.
被引量:1
3
赵明芳.
循环经济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9(2):88-91.
被引量:10
4
李学峰.
浅谈建设节约型企业[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2):57-57.
被引量:2
5
郭朝先.
中国企业“走出去”利用海外资源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05(64):7-16.
被引量:11
6
王新前.
推进四川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步思考[J]
.经济体制改革,2005(5):131-134.
7
王勤华.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J]
.资料通讯,2005(10):1-3.
被引量:2
8
邓蓉敬.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点综述[J]
.资料通讯,2005(10):11-15.
被引量:10
9
邓安球.
循环经济与消费[J]
.消费经济,2005,21(5):87-90.
被引量:3
10
柯惕.
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大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任务[J]
.上海农村经济,2005(11):4-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
1
陆大道.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的初步构想[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3(4):24-30.
被引量:8
2
陈德敏.
节约型社会基本内涵的初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5-9.
被引量:76
3
杜宜瑾.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J]
.中国发展,2005,5(2):1-3.
被引量:3
4
徐匡迪.
建设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J]
.发展,2005(9):27-27.
被引量:4
5
魏小红,刘子建.
节约型设计的构建思想与方法[J]
.包装工程,2006,27(5):257-259.
被引量:16
6
高颖.
论建设节约型社会与适度包装[J]
.装饰,2006(7):45-45.
被引量:3
7
张玉台.
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需要处理好几个基本关系[J]
.学习与研究,2007(1):17-19.
被引量:2
8
孙玉娟.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性思考和现实选择[J]
.中国发展,2007,7(1):23-26.
被引量:1
9
朱姗姗.
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再认识[J]
.时代主人,2007(5):30-31.
被引量:1
10
梁小民.节约型经济不是消费节约而是生产节约[EB/OL].http://finance. sina. com. cn/eeonomist/xuezhesuibi/20050815/18151888309. shtml, 2005-08-15.
引证文献
5
1
宁淼,马晓晴,王彤,徐云.
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山东省的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9(7):103-106.
被引量:2
2
游红俊.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11(1):7-8.
被引量:1
3
谢崇桥,曹汝平,姚克难.
节约型设计之辨[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8(5):21-23.
被引量:7
4
尤太权,赵继学.
产品绿色设计——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又一现实途径[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1X):136-138.
被引量:2
5
游红俊.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11(1X):105-10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程鸿群,毛洁.
电力企业职工住宅物业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综合评价[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3(S1):387-390.
被引量:1
2
赵忠超,赵军,姚刚.
地铁站室内空间的节约型界面设计研究[J]
.装饰,2016(4):86-88.
被引量:3
3
范晓静.
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20(1):29-32.
4
肖丽萍.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的设计方法和思想研究[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4):73-73.
5
杨先艺,汪笑楠.
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J]
.艺术百家,2014,30(5):192-196.
被引量:6
6
汪笑楠.
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节约型产品设计[J]
.美术大观,2014(9):116-116.
被引量:2
7
吴茜.
基于节约型设计思想的服装设计研究[J]
.市场论坛,2016(10):50-52.
8
张弘韬.
节约型包装造型与结构设计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视角[J]
.生态经济,2017,33(7):232-235.
被引量:3
9
张慎成.
地铁站房节约型界面设计探讨[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8):194-196.
10
杨瑾,张云文,杨桓.
浅析产品低碳设计特征及其对行为的引导作用[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10X):179-181.
被引量:1
1
何翠花,谷亚光.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
.学习论坛,2007,23(12):31-33.
被引量:3
2
辛经际.
亚洲经济再次面临严重威胁[J]
.技术开发与贸易机会,2002(1):13-13.
3
张欣,王骝.
中国面临三大资源危机[J]
.开发研究,1997(4):11-13.
4
黄海琴.
关于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策略研究[J]
.特区经济,2013(2):141-142.
5
戴创.
浅议如何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
.农民致富之友,2012(22):180-181.
6
景建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0,0(12X):1-1.
7
李炳炎,孙然.
迈向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性思考[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4):47-48.
被引量:2
8
李炳炎,孙然.
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思考[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1):15-17.
被引量:2
9
李炳炎,孙然.
实践引发理论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性思考[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1):21-26.
被引量:4
10
“聆听”财富[J]
.管理与财富,2007(6):1-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