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世界的“国际刑事法治”——对国际刑法的价值思考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国际刑法中,世界的和谐与不和谐有其特定含义。国际犯罪是最严重的世界不和谐,国际刑事法治是世界和谐的最后保障。世界的基本和谐需要文明基础、政治基础、观念基础和秩序基础支撑。这些基础目前并不牢靠。国际刑事法治是国际刑法的价值论。
作者
宋健强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7年第2期114-120,共7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治
和谐世界基础
底线保障
价值论
分类号
D997.9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1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8
参考文献
35
1
宋健强:“国际刑事法治:人类和平与正义的真正希望”,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7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6—549页
2
宋健强:“国际刑事法治:和谐世界的底线保障”,载《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上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124页
3
See Antonio Casses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Oxford press 2003, p. 16 -22.
4
黄肇炯:“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际刑法”,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当代国际刑法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113页
5
宋健强.“冲突与选择——世界刑法态势与中国刑法改制”[J].法学与实践,1991,.
6
陈兴良在《刑事法治:理论诠释与实践话语》(蔡道通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
[英]亚瑟·瓦茨著:“国际法治”(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载约瑟夫·夏辛编著:《法治》(The Rule of Law),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4—127页(中文)和第291—338页(英文)
8
戴维·M·沃克主编:《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90—991页
9
[美]路易斯·亨金著:《国际法:政治与价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乃根等译,第107页
10
大卫·J·谢夫:“引言:20世纪80年代的大辩论”,载路易斯.亨金等:《真理与强权——国际法与武力的使用》,胡炜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16页
二级参考文献
4
1
Otto Triffterer. Commentary on the 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 C ]. Nomos Verlagsgesellschaft, 1999.
2
Important Commitments Made at Major Southern Africa Confer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 EB/OL]. http://www. un. org. May 30, 2001.
3
M. Cherif Bassiouni. The Time Has Come For a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 J ]. Indiana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Spring 1991.
4
Bruce Broomhall.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Overview, and Cooperation with States [ J ]. NOUVELLESeTUDES PeNALES, 1999, (13).
共引文献
14
1
阮啸.
浅析东京审判中的国际刑事司法独立问题[J]
.法制与社会,2008(2):143-144.
被引量:5
2
孙应征,赵慧.
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J]
.中国检察官,2006(5):67-69.
被引量:3
3
万克夫,王珂.
论国际法上的私战行为[J]
.求索,2007(1):104-105.
4
徐立.
国际刑事法院若干问题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3):356-361.
被引量:1
5
万霞.
海外公民保护的困境与出路——领事保护在国际法领域的新动向[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5):37-42.
被引量:26
6
张宏.
论国际法院的刑事普遍管辖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7):98-100.
7
李杰豪.
国际法道德:渊源与价值[J]
.求索,2008(4):127-129.
被引量:3
8
杨向东.
WTO国民待遇原则的宪法功能探析[J]
.求索,2008(6):148-150.
被引量:2
9
赵秉志,张磊.
改革开放30年的国际刑法学研究[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3):1-13.
被引量:2
10
王娟,黄燕璇.
行政征用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初探[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3):57-58.
同被引文献
212
1
王慧媞.
战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特点及局限性[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6):66-70.
被引量:4
2
曾令良.
国际法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41-152.
被引量:41
3
饶戈平.
试论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法的关系[J]
.中外法学,1999,11(1):68-75.
被引量:12
4
王若阳.
刑事被害人制度之比较[J]
.环球法律评论,1999,21(2):95-103.
被引量:40
5
汪自勇.
对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反思——对新近国际法主体理论之简要分析[J]
.法学评论,1998,16(4):75-78.
被引量:18
6
车丕照.
国际法规范等级化的趋势及其影响[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31(2):31-36.
被引量:3
7
武剑.
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展望[J]
.新金融,2013(11):12-15.
被引量:57
8
龚柏华.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模式法律分析[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2013,20(6):23-33.
被引量:93
9
饶戈平.
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J]
.中国法学,2001(6):126-136.
被引量:49
10
饶戈平,黄瑶.
论全球化进程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J]
.法学评论,2002,20(2):3-13.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10
1
汤景桢.
凯尔森的国际法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金陵法律评论,2012(1):129-134.
2
何志鹏.
国际法治:良法善治还是强权政治[J]
.当代法学,2008,22(2):55-62.
被引量:33
3
何志鹏.
国际法治:一个概念的界定[J]
.政法论坛,2009,27(4):63-81.
被引量:73
4
汤景桢.
凯尔森的国际法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行政与法,2012(4):67-72.
5
王立君,何田田.
国际法治与国际实践的互动——2014年国际法学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5,35(4):64-73.
被引量:2
6
张磊.
《罗马规约》和中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比较研究[J]
.刑法论丛,2009(1):348-367.
被引量:5
7
宋健强.
司法正义vs.政治妥协:谁来保佑持久和平?[J]
.刑法论丛,2010(1):337-376.
8
宋健强.
国际刑事法院“三造诉讼”实证研究[J]
.刑事法评论,2009(1):565-603.
被引量:2
9
宋健强.
司法说理的国际境界——兼论国际犯罪论体系[J]
.刑事法评论,2010(1):499-532.
10
宋健强.
被告人vs.检察官和被害人:谁的“正义”最重要?——ICC第一案“中止审判”启示录[J]
.刑法论丛,2008(4):331-355.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
何佳.
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刍议[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23,25(1):61-66.
2
赵菁.
二审刑事案件中认罪认罚的实体性思考[J]
.刑法论丛,2020,6(2):300-326.
被引量:1
3
何志鹏.
全球制度的完善与国际法治的可能[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132-139.
被引量:7
4
汤景桢.
凯尔森的国际法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金陵法律评论,2012(1):129-134.
5
何志鹏.
中国国际法学30年:成就与经验[J]
.当代法学,2009,23(1):49-56.
被引量:6
6
孙璐.
国际法治视野中的反腐败[J]
.当代法学,2009,23(3):52-58.
被引量:2
7
何志鹏.
国际法治:一个概念的界定[J]
.政法论坛,2009,27(4):63-81.
被引量:73
8
黄文艺.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治——以形式法治概念为基准的考察[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9(4):21-27.
被引量:38
9
蔡高强,胡斌.
论打击海盗语境下的国际法治[J]
.法学评论,2010,28(2):90-96.
被引量:3
10
叶寒冰.
我国区际警务合作机制研究[J]
.公安研究,2010(7):22-26.
被引量:5
1
王舒婷,张静.
论刑事侦查阶段司法审查制度[J]
.科教文汇,2006(6X):117-118.
被引量:1
2
洪巧俊.
警惕“低保”政策被滥用[J]
.中国新闻周刊,2005(3):8-8.
3
汤景桢.
凯尔森的国际法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金陵法律评论,2012(1):129-134.
4
汤景桢.
凯尔森的国际法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行政与法,2012(4):67-72.
5
仝其宪,赖文添.
《刑法修正案(八)》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完善[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40-44.
6
李莉,王珣.
有罪不罚:国际司法正义的绊脚石[J]
.大观周刊,2011(30):127-128.
7
有一种贫富差距更需要警惕[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4(5):34-34.
8
单朔梦,鞠阳.
试论实事求是对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底线保障作用[J]
.理论研究,2012(5):25-27.
被引量:1
9
胡春明.
关于权利的价值思考[J]
.法学,1990(9):8-10.
10
奚志根.
关于西部开发的价值思考——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再认识[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1,9(S1):15-17.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