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之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德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规范。生态道德是道德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与传统的人际道德是什么样的关系?笔者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阐述了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既在道德的行为主体、基本内容、最终目的和制约方式上的相同之处,在道德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及所体现的价值观、行为客体、所处地位及阶级性和民族性上又具有的不同性。
作者
雷新兰
机构地区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65-66,共2页
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关键词
道德
人际道德
生态道德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疏仁华.
生态道德教育浅论[J]
.铜陵学院学报,2003,2(3):63-65.
被引量:4
2
周谷平,朱绍英.
重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J]
.教育研究,2001,22(11):57-60.
被引量:29
3
刘春湘.
析生态道德观[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5(3):128-13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2]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
[3]Paul. W. Taylor. Respect for Nature : A theory of Environment Ethics.
3
[4]Andrew Brennan: The Ethics of the Evironment.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5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04年版,第9、14.20章.
6
德嵩龄主编.《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
陈南等.《我们的地球:环境与发展知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
鲁洁,王逢贤主编.《捂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08年版.
9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第20章.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04年版..
10
方志军等主编生态伦理学[M].
共引文献
35
1
王宇.
中等卫校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S1):195-197.
2
李莉静,张福强.
如何培养中学生生态道德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z1):62-63.
被引量:1
3
武林芝.
浅谈学生生态环境道德的培养[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S1):24-26.
4
宁忠仁,张辉国,甄晨曦.
浅谈生态道德观对环境科学发展的指导[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4):38-41.
5
李裕红.
生态旅游与生态道德的互动建设关系[J]
.海峡科学,2012(6):63-65.
被引量:1
6
李新华.
论生物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J]
.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2):125-126.
7
王露璐.
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
.教育评论,2003(6):57-59.
被引量:6
8
王露璐.
环境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探析[J]
.道德与文明,2005(2):59-62.
被引量:8
9
郭卉.
学术道德教育:研究生德育的重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37-38.
被引量:4
10
范喜梅.
浅谈高师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7(2):74-75.
1
安明霞.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道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4):4-6.
被引量:4
2
蒋德海.
公德是公权的道德义务[J]
.学术月刊,2014,46(9):96-108.
被引量:2
3
曾志伟.
以权利制约权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J]
.党政干部论坛,2006(1):15-15.
4
彭宣.
专利间接侵权行为客体范围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4):181-182.
被引量:1
5
叶肖华,张铁雁.
犯罪客体的检讨与定位[J]
.当代法学,2003,17(3):64-68.
被引量:3
6
吴沛轩.
犯罪对象若干问题分析[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10):135-135.
7
宋丹.
犯罪对象存在范围质疑[J]
.律师世界,2003,0(11):27-29.
被引量:1
8
黄宗智.
探索中西法律融合的路径[J]
.法制资讯,2011,0(4):7-7.
被引量:1
9
钊作俊.
论妨害公务罪的行为客体[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3):39-43.
被引量:6
10
刘彬.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9):263-264.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