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德育论学科对象与任务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2
Several Issues of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Task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划清学科对象范围对德育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德育论研究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论证了心理教育不属于德育学科对象;同时强调了本应给予重视但容易被忽视的德育论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即对间接道德教育的研究,对学校教育中大量存在的反道德、反教育现象的研究。
作者
班华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7年第4期5-9,共5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德育论学科对象
心理教育
直接道德教育
间接道德教育
反教育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8
1
刘瑞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6日.
2
范成祥.
对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的质疑[J]
.教育科学研究,2006(9):52-54.
被引量:8
3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页.
4
[美]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18页.
5
班华.《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6
[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94年版,56页.
7
王南军.
莫让道德在教育中沦丧[J]
.小学德育,2006(19):29-29.
被引量:1
8
汪履平.
请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J]
.江苏教育研究,2006(5):20-2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江新华.《德育概念泛化是影响德育有效性的理论根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1,.
2
杨善堂,刘万里,欧晓霞,王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432页.
3
唐松林.
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3):48-52.
被引量:68
共引文献
12
1
刘长海.
追问“助人的能力”——兼论道德教育的边界[J]
.教育科学研究,2007(10):52-54.
2
张忠华,相阳.
对我国新时期教学方法研究的反思[J]
.教育科学研究,2008(11):9-13.
被引量:12
3
朱家珑.
传承与创新:新课改领袖题材课文编选理念的嬗变[J]
.语文建设,2009(6):18-21.
4
王丽荣,刘晓明.
心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价值问题的分析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10(1):34-38.
被引量:13
5
鲁显玉,周志勇.
素质教育视域下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10-12.
6
张丽.
论高职院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55-58.
被引量:4
7
王丽荣.
“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论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1(22):7-10.
被引量:2
8
常瑞琴.
关于反教育现象研究述评[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24(6):71-74.
被引量:1
9
曾璐.
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德育事半功倍[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1):125-126.
被引量:2
10
黄伟.
让每位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关于学生个体课程的探讨[J]
.教育科学研究,2001(6):22-2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7
1
高德胜.
对杜威道德教育“根本问题”的再认识[J]
.教育研究,2020,0(1):16-29.
被引量:22
2
李娟.
学校心理咨询督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
.青少年研究,2004,4(2):21-22.
被引量:9
3
张旭东,荀黎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五大取向[J]
.中国青年研究,2001(6):54-56.
被引量:8
4
李晓华,王建华,代敏.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58-61.
被引量:9
5
班华.
德育要适应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31-35.
被引量:7
6
班华,李太平.
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J]
.教育学术月刊,1997(1):7-10.
被引量:22
7
余秀兰.
略论“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15(1):44-48.
被引量:6
8
刘旭东.
教育价值浅论[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1):57-61.
被引量:11
9
李红.
道德价值观的结构及其教育模式[J]
.教育研究,1994,15(10):36-40.
被引量:35
10
班华.
我的心理教育理念[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5-8.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2
1
张忠,陈家麟.
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1):874-875.
被引量:4
2
陈家麟,张玲.
学校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及消除对策[J]
.教育科学研究,2009(6):65-68.
被引量:3
3
王丽荣,刘晓明.
心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价值问题的分析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10(1):34-38.
被引量:13
4
班建武.
“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总结[J]
.教育科学研究,2011(7):67-75.
被引量:11
5
王兴兵,易连云.
道德的误读: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反思[J]
.大学(研究),2008(9):41-44.
被引量:5
6
陈楠.
当前在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现状调查及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3):92-93.
被引量:3
7
柳德玉,王希玉.
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158-159.
被引量:1
8
周继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新一代(理论版),2019,0(1):46-46.
9
马耀星.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管理摭探[J]
.成才之路,2020,0(6):16-17.
被引量:1
10
黄向阳.
学校道德三位一体导向的间接德育论——兼析西方直接道德教学的兴衰[J]
.教育研究,2022,43(2):122-13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刘华丽.
谈如何利用班级文化建设助力德育工作[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1(7):104-105.
2
孟四清,刘金明.
通过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提升学生思想品德[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26(3):44-47.
被引量:8
3
唐跃旺,廖小平.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策略[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126-129.
被引量:7
4
韦耀阳,杨邓红.
论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角色冲突[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3(2):34-36.
被引量:1
5
韩云萍,王跃,董少杰,朱丽芬.
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咨询模式探索[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44-48.
6
张芝英.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6):51-52.
被引量:4
7
谢晨.
青少年网络心理—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4):1-3.
8
冯墨女,刘晓民.
五年来我国心理道德教育研究综述——兼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6):114-115.
被引量:3
9
刘眉.
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问题及对策[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667-669.
被引量:3
10
陈平,张红梅.
辅导员在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中的角色冲突与调适[J]
.思想教育研究,2012(4):108-111.
被引量:6
1
柯路明.
让每一位学生健康 可持续发展——开展青少年道德素养的自我教育[J]
.山西教育(教学版),2009(3):42-44.
2
王夫艳.
论直接道德教学的现实性[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5):75-76.
被引量:2
3
雷光和.
论现代学校间接道德教育途径的合理性依据[J]
.现代教育论丛,2003(2):25-30.
4
曹凤燕.
班级博客:学校道德教育的新天地[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7(10):14-16.
被引量:3
5
余力.
我区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J]
.宁夏教育,2006(3):35-38.
6
和谐发展 再上新台阶[J]
.宁夏教育,2006(3):1-1.
7
廖莎.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世纪桥,2011(15):120-121.
被引量:2
8
丁宁.
教育改革之创举——异步教学[J]
.异步教学研究,2006(2):69-69.
9
庞红卫.
香港校本课程建设及其启示[J]
.教育科学研究,2001(4):38-41.
被引量:3
10
秦静碧.
对素质教育的探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4):53-55.
教育科学研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