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在梳理既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评析了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效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初步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作者
王永杰
贾志永
锁利铭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8,共4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资助
项目号为05JC63008。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8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6
1
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C]//R·H·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2
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2[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林廷春,丁佳(译).
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台湾的实证研究[J]
.教育与经济,2005,21(1):50-54.
被引量:28
4
LIN Tin - chun.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 Case .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4) 15:355 -371.
5
郭剑雄.
社会科学与经济增长[J]
.学术界,2001(3):43-48.
被引量:6
6
赵春玲.
新古典模型评价与制度安排的经济效率分析[J]
.商业研究,2005(20):92-94.
被引量:4
7
王瑞泽,陈德山.
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制度变量及其代理变量的选择:一个文献综述[J]
.山东经济,2006,22(2):14-18.
被引量:3
8
王思中.
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J]
.统计与决策,2005,21(06X):97-99.
被引量:2
9
宋德勇.
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奇迹”的一种解释[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3):73-75.
被引量:25
10
金玉国.
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
.财经科学,2001(2):24-28.
被引量:258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宋德勇.
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奇迹”的一种解释[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3):73-75.
被引量:25
2
卢中原,胡鞍钢.
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
.经济研究,1993,28(12):49-55.
被引量:185
3
胡锦涛.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J]
.求是,2005(1):3-9.
被引量:173
4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5
樊纲 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
哈罗德·德姆塞茨.经济发展中的主次因素.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88.
7
[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3,47.
8
[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29.
9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
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学苑出版社,1988.1-10.
共引文献
480
1
曹培慎,袁海.
城市化动力机制——一个包含制度因素的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75-78.
被引量:6
2
任保平,刘丽.
中国30年“经济增长奇迹”:描述、界定与理论解释[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13-22.
被引量:10
3
严忠,李伟军,陆磊.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协整分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46-48.
被引量:19
4
夏锋,张宏亮,夏宁.
余值法对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衡量[J]
.社科纵横,2004,19(3):39-40.
被引量:4
5
程金亮.
从制度变革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J]
.法制与社会,2006(18):101-102.
6
李玉文,吴颖捷,徐萌.
社会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2-5.
被引量:1
7
汤长安.
发展中大国的制度变迁:特征和机理[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6):13-18.
8
陈旸,金玲.
试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8):46-47.
9
朱钰,彭亚男.
关于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计量分析[J]
.经济视野,2013(22).
10
彭佳,朱巧玲.
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J]
.金融论坛,2015,20(2):70-7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
1
林萍.
地方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策略研究[J]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34-37.
被引量:6
2
刘尧.占中国高校总数超过95%的地方高校该奔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7-05-21.
3
郁建兴.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2).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朱中华.
论地方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
.江苏高教,2004(2):61-6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黄宪伟.
关于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几个问题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9(2):7-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娜.
地方高校人文社会学科服务社会的特点与实现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6):7-9.
被引量:4
2
张国军.
浅析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及其几对基本关系[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146-148.
被引量:4
3
盛国军.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体系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2):49-52.
被引量:21
4
任宗哲,卜晓军.
提升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12(23):25-27.
被引量:4
5
居民.
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新途径——以苏州大学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13(14):56-58.
被引量:1
6
居民.
以区位优势和先进发展经验 打造高校干部培训品牌[J]
.继续教育,2014,28(2):22-23.
7
李静.
论高校外语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7):95-96.
8
王娜.
地方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社会服务的特性分析与实现策略[J]
.网络财富,2009(15):177-178.
1
怀文娟.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J]
.知识经济,2014(2):177-177.
2
李娇娇.
我国现金流实证研究概述[J]
.财会月刊(中),2010(2):17-19.
被引量:2
3
高峰.
全球价值链的微观视角:基于企业层面的综述[J]
.商业研究,2009(5):23-29.
被引量:4
4
邱宜干.
1992~1999我国经济学领域实证研究成果评述[J]
.东南学术,2000(4):106-113.
5
王永杰,锁利铭,马捷.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制度变迁效应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07,28(7):53-57.
6
田巧雨.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J]
.商业故事,2015,0(6):16-17.
被引量:1
7
刘慧,钱俊明.
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4):107-108.
被引量:2
8
田丽娟.
辽宁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
.中国统计,2012,27(11):23-25.
被引量:1
9
刘志强,余明桂.
产品市场竞争治理机制研究综述[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5(2):11-16.
被引量:7
10
汤学兵.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演进与实证研究述评[J]
.经济评论,2009(2):142-146.
被引量:6
中国高教研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