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析“倒扁运动”中的女性政治参与 被引量:4

Analysis on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Movement against Chen shui-bia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倒扁”的红衫军中,有六成以上是女性参与者,向来被认为是偏向于政治冷漠的她们冒着被指控为“破坏秩序、扰乱社会稳定、暴民”等污名,长时间地参与这场街头运动,在台湾前所未有。本文分析了她们参与的原因、动机及参与中的感觉,分析了非暴力对女性参与政治运动的影响,并探讨了大量女性参与对这场运动形成“团结感、人情味、家庭感”等特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在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公民社会的建构方面与非暴力之间的关联。 Though under the blame of "disorders, turbulence, mob" from the authority, women who are categorized to people of politics indifference, have participated the movement against Chen shui-bian for several months in Taiwan, and they take up more than 60 percents in Red-shirt people. It never happened before .I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that women's reasons, motivations of participation and their sences during the movement form themselvse' s view, and effectness of non-violence to women's participation ,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women's participation and "solidarity, friendship and family feeling" of characters of the movement.
作者 王茹
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7年第1期74-81,共8页 Taiwan Research Journal
基金 台湾统一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倒扁运动” 街头运动 女性参与 公共政治生活 非暴力 the movement against Chen shui-bian, street movement ,participation of women, public life of politics , non-viol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3

  • 1郭乃日,《赵刚:这波红色运动台湾母亲VS.台湾之子》,(台)《联合报》,2006年9月18日
  • 2郑俊平,《倒扁也是—堂公民课》,见http://www.mass—age.corn/report_article.php?id=513.
  • 3郭乃日,《赵刚:这波红色运动,台湾母亲vs.台湾之子》,(台)《联合报》,2006年9月18日
  • 4陈建彰 叶颖儒.《倒扁初体验,姐姐妹妹站出来》[J].新新闻(台),:38-38.
  • 5《台媒:20岁的民进党失去台湾20岁族群目光》,见中国台湾网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3799218/Utianyp/A344002.html
  • 6丁嘉琳.《红花特功队,斗笠配红头巾》[J].(台)新新闻,:20-20.
  • 7《百万红蚂蚁,团团围住府邸》[J].(台)新新闻,:27-27.
  • 8杨照.《红衫女牵手,抗政治沙文》[J].新新闻(台),:43-43.
  • 9陈建彰.《红衫女上完凯道再飙网》[J].新新闻(台),:44-44.
  • 10陈建彰.《反贪腐社区,有套生活公约》[J].新新闻(台),:38-38.

二级参考文献9

  • 1郑鸿生.《台湾的大陆想象》[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4.
  • 2王甫昌.《当代台湾社会的“省籍-族群”想象》[M].(台)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5页,第35、47、55页.
  • 3(英)安德鲁·瑞格比 刘成译.《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M].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 4范云.《说一个民主与和解的故事》[J].(台)新新闻,.
  • 5.[EB/OL].http.//cc.shu.edu.tw/-e62/9403 10bspeech.doc,.
  • 6简锡增.《“省籍-族群”问题,从民间找答案》[N].(台)《中国时报》,2004年12月1日.
  • 7.[EB/OL].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2878.html,.
  • 8潘德荣.《伽达默尔的哲学遗产》[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
  • 9.《本土化的背后》[N].(台)《中国时报》,2001年7月14日.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22

  • 1李晴.投资便利化:两岸经贸的共同呼声[J].两岸关系,2006(9):20-22. 被引量:1
  • 2党朝胜.从社会运动规律看“台独”运动的前景[J].两岸关系,2006(10):6-9. 被引量:1
  • 3刘建兴,高立平.台湾高等教育的弊端[J].两岸关系,2007(3):19-20. 被引量:3
  • 4邱华君著:《警察法规》,台湾"中央警察大学"1999年版,第403页.
  • 5朱源葆著:《警察执行集会游行之法令与实务》,台湾"中央警察大学"1996版,第190-192页,第184、194页,第185页,第194-195页,第194-195页,第374、377页.
  • 6高承恕:《台湾新兴社会运动结构因素之探讨》,《台湾新兴社会运动》,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0版,第14页.
  • 7辛旗:《论四十年来台湾社会结构变迁与文化价值体系的调适》,《九十年代台湾政治》,华艺出版社1991版,第340-355页.
  • 8台湾“内政部统计处”编:《内政概要》,台湾“内政部”2006,第46页.
  • 9邱华君著.《警察法规》,台湾中央警察大学1999年版,第403页.
  • 10朱源葆著.《警察执行集会游行之法令与实务》,台湾中央警察大学1996版,第190—192页.第184、194页,第185页,第194—195页,第194—195页,第374、377页.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