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手段”合理性广泛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引发非理性: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当前的体育教学理念局限于工具理性,目的和价值缺失,其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和精神的满足,而是为了实现对其身体极限的突破、他人的观赏、名利和金钱的刺激。教学的逻辑结构为:运动技术-人体-运动技术,把运动技术作为对象和目的,人的身体只是工具,是为了掌握和表现技术。这种机械化、“非游戏化”、功利化的体育教学与师生的生活世界隔离,使人反而沦为体育的“奴隶”,体育的意义失落。重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提高广大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自觉性,正确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而创造性地实践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 耿永华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28,共2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2

  • 1郑航.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及其教育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4(12):10-12. 被引量:33
  • 2燕燕.人文教育理念的历史嬗变与启示[J].教育研究,2004,25(8):27-31. 被引量:9
  • 3王振成,李月丰,刘少华."对话"精神——当代体育哲学文化反思之三[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11-13. 被引量:1
  • 4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20-123.
  • 5华东师范大学 杭州大学教育系合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 7马克斯·范梅南.《教育机制—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 8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66页.
  • 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页.
  • 10田本那.外国教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4.360.

共引文献25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