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共引文献153
-
1胡宇.围绕“三个重大变化”深刻理解“三个代表”[J].党史文苑,2004(6):41-42.
-
2王剑锋,周天楠.浅议我国文化建设中几个层面的关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6):113-114.
-
3木林之.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对党建思想的新贡献和“七一”讲话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01(5):16-22.
-
4章百家,贾庆国.对抗中的方向盘、缓冲器和测试仪:从中国的角度看中美大使级会谈[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7(1):40-51. 被引量:7
-
5丁群安.要善于从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评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趋同论”[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24-27. 被引量:1
-
6王克群.试论江泽民对党群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1,3(5):15-17.
-
7欧晓明.试论江泽民对“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创新和发展[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39-41.
-
8马永双,刘晓明.推进再就业工程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31(S1):77-79.
-
9崔萍.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与“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88-94.
-
10吴少荣.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圳市大鹏镇两票选举镇长民主实践的成功及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11(3):17-20.
-
1刘星星.江泽民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理论观点[J].人民论坛,1994(7):10-11.
-
2孙大力.坚持与发展 继承与创新[J].北京党史,2006(6):39-39.
-
3邓小平群众观和党风廉政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2):68-70.
-
4雷国珍.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标志[J].湖湘论坛,1998,11(2):54-56. 被引量:2
-
5车迎坤.邓小平关于加强对党的监督的重要思想[J].世纪桥,2004(4):4-7.
-
6周锐京.论邓小平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特殊贡献[J].四川党史,1999(1):13-17.
-
7赵群虎.浅谈邓小平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及其实践[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2,0(1):17-20.
-
8赵绪生.党的领导集体核心体制评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10(11):23-25.
-
9郎帅.新中国外交:安全与发展的互动[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1):59-63. 被引量:1
-
10叶林.略论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现实启示[J].求实,2006(z1):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