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唐代组诗及其形成原因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代组诗是组诗文体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范围之广、形式之新较汉魏六朝均有很大的突破。唐代组诗的大量出现与传统礼乐文化的浸染、乐府民歌的影响、文人唱和风气、朝廷宴集活动、后人仿作与拟代、诗歌传播与结集等有关。
作者
李正春
机构地区
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唐代
组诗
成因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
[2]杜佑.通典(卷42)[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孙晓晖.
唐代太常乐章研究[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4):16-21.
被引量:8
4
[5]钱钟书.管锥篇(卷1)[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
[7]顾学颉.白居易集(卷69)[M].中华书局,1979.
6
[8]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7
[9]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
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
[1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
[12]梅家岭.汉魏六朝文学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24
1
崔桂萍.
论刘禹锡诗歌的情感力度[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83-85.
被引量:1
2
孙晓晖.
《旧唐书·音乐志》的史料来源——兼论唐代乐令[J]
.音乐研究,2002(3):24-33.
被引量:11
3
李福标.
论皮日休、陆龟蒙的杂体诗[J]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49-54.
4
俞钢.
唐代制举的形成及其特点[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3):91-97.
被引量:3
5
郭绍林.
《增订注释全唐诗》处理牡丹诗所存在的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4):62-67.
被引量:3
6
方建春.
唐代“从事”考论[J]
.固原师专学报,2005,26(5):49-54.
被引量:4
7
肖瑞峰,俞世芬.
宗教、世俗与艺术的媾和:论唐代女冠诗的审美中和[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1):53-61.
被引量:1
8
过文英.
两唐书崔融列传补正[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3):47-50.
9
陈元锋.
洙泗弦歌之风在唐诗中的变奏[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26-30.
被引量:1
10
吴在庆.
略谈唐代文士的读书习业生活[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5-12.
同被引文献
8
1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962.
2
杨载.诗法家数[M]//师长泰.唐诗艺术技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86.
3
王楷书.骚坛八略[M]//师长泰.唐诗艺术技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87.
4
吴乔.围炉诗话:卷二[M]//清诗话续编(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31.
5
吕不韦.吕氏春秋:卷五[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30.
6
范摅.云溪友议(二):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5:58.
7
杨际昌.国朝诗话:卷-[M]//清诗话续编(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681.
8
叶黛莹,尚永亮.
论杜甫格律组诗的艺术开创[J]
.江海学刊,2011(2):188-19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毕士奎.
王昌龄对七绝艺术发展的杰出贡献[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4(2):37-40.
2
李贵银,李光辰.
由组诗写作看魏燮均对杜甫的继承[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2):80-85.
1
李正春.
唐代组诗的语体类析[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5):20-24.
2
李正春.
论唐代组诗的结构艺术[J]
.南京社会科学,2009(12):93-98.
3
李正春.
论唐代组诗的“重复”与“勾连”[J]
.学术交流,2010(12):166-169.
被引量:2
4
杨国荣.
论唐代组诗的声律技巧[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3):104-108.
5
李正春.
论唐代组诗的几种特殊形态[J]
.学术交流,2006(12):162-165.
6
《唐代组诗研究》简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
7
昌殊.
杭州有嘉草[J]
.中国集体经济,2016(26):50-54.
8
张艳存.
论王粲归曹后的文学创作[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6):104-106.
9
罗时进.
迭合延展中的抒情与叙事——论唐代组诗的表达功能[J]
.文学评论,2012(3):40-47.
被引量:5
10
李正春.
先唐组诗标题形态的演变与定型[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53-56.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