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诗歌的尺度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现代诗歌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对它的评价其实就是一个尺度的问题。对一首诗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这里当然有个孰优孰劣的问题。对诗歌的看法,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尺度。比如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崇尚那些关注现实的诗。诗歌关注现实,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错,但问题是如何关注。你可以说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是好诗,你可以说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是好诗,你可以说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是好诗,因为它们关注现实,而且艺术表现上也是上佳的。你也可以说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是好诗,它是以一个独特的角度关注现实。但你不能说卞之琳的《断章》不是好诗,不能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是好诗,不能说戴望舒的《雨巷》不是好诗。在这里我们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就是既要感受到关注现实之作的力量,又要体味到挖掘心灵之作的魅力。对这两类诗的共同尺度是看是否属于艺术的表现。建国后的新诗曾一度存在着图解政治、缺乏艺术表现力的问题,粉碎“四人帮”之后一度很有名的诗现在看来也存在着口号过多的问题,尽管它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我们仍然不能把它们看成好诗。
作者 王立宪
出处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0,共2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