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对国外主要流派的观点和国内区域与城市竞争优势研究的评价体系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作者
田艳平
秦尊文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研究所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4期54-57,共4页
Stud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区域综合优势
评价体系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田艳平.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现象解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23-26.
被引量:4
2
杨云彦,朱金生.
经济全球化、就业替代与中部地区的“边缘化”[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5):90-95.
被引量:24
3
石忆邵,张洪武.
长江三角洲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区域优势分析[J]
.城市规划汇刊,2002(1):17-21.
被引量:39
4
周振华,陈维,汤静波,黄建富,沈开艳,靖学青,杨亚琴.
国内若干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1,13(1):14-24.
被引量:71
5
王宇奇,陆涛.
企业国际化经营综合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技术经济,1997,16(6):53-5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199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2
Todaro,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9,138--148,1969.
3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认清经济发展形势,努力实现中原崛起[J].河南社会科学,2004,(1).
4
Barro,Sala-I-Martin X.Converge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2):223-251.
5
林毅夫,蔡昉,李周.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
.经济研究,1998,33(6):3-10.
被引量:699
6
郝寿义,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
.经济科学,1998(3):50-56.
被引量:236
7
石忆邵,章仁彪,朱红燕.
上海实施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联动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对策[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1-6.
被引量:10
8
蔡昉,都阳.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
.经济研究,2000,35(10):30-37.
被引量:966
9
石忆邵,章仁彪.
从多中心城市到都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
.城市规划汇刊,2001(4):51-54.
被引量:53
10
石忆邵,顾萌菁.
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理论与评价方法探析[J]
.规划师,2001,17(3):86-89.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134
1
刘伟,潘宏胜.
城市金融竞争力的测度与比较[J]
.生产力研究,2004(1):74-76.
被引量:25
2
张为付,张二震.
对提高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若干问题的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1(z1):5-13.
被引量:4
3
黄菊,李琳.
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比较[J]
.经济问题探索,2009(2):43-48.
被引量:5
4
王志宪,虞孝感.
湖州市外资引入方面的落后性及对策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2):19-20.
被引量:1
5
姜杰,孙晓红,迟小华.
城市竞争力理论评介[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0):113-117.
被引量:7
6
谢培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中国的粮食安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5):9-13.
被引量:3
7
杨云彦,秦尊文.
论“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6):3-8.
被引量:18
8
刘红燕.
CEPA给深圳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J]
.改革与战略,2005,21(1):7-10.
9
鲁兴启,王琴.
宁波区域物流业现状与发展思路研究[J]
.企业经济,2005,24(2):124-125.
被引量:1
10
陈仲光,徐建刚,王锡福.
基于"基准分析"模式的福建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J]
.城市规划,2005,29(3):22-2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4
1
潘文卿,刘起运.
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方法与指标[J]
.统计研究,2004,21(10):47-51.
被引量:17
2
黄伟,张阿玲,张晓华.
建立我国统筹区域发展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2.
被引量:3
3
秦尊文.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及其核心圈建设[J]
.系统工程,2005,23(12):91-94.
被引量:37
4
石敏俊,金凤君,李娜,赵曌,金少胜.
中国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驱动力分析[J]
.地理学报,2006,61(6):593-603.
被引量:47
5
田艳平.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现象解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23-26.
被引量:4
6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
王罐.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8
顾朝林,赵民,张京祥.省域城镇化战略规划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9
秦尊.文武汉城市圈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趋势.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10
张亚雄,赵坤.
北京奥运会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影响——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
.经济研究,2008,43(3):4-15.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2
1
田艳平,穆婷婷.
新世纪初湖北与我国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
.学习与实践,2012(7):18-25.
被引量:2
2
邵俊,周均清.
“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评析[J]
.华中建筑,2014,32(1):103-10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徐俐俐,马远.
基于熵值法的新疆城镇化质量测度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16(1):42-47.
被引量:1
2
王琦,王昱惟.
“两型社会”标准下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6(9):11-12.
3
陈蓉.
“两型社会”视域下漳州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3):35-42.
4
蔡之兵,满舰远.
中国超大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6,28(11):3-11.
被引量:16
5
蔡之兵.
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了吗?[J]
.北京社会科学,2017(1):55-62.
被引量:3
1
朱伟民.
组织理论与组织创新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35-39.
被引量:6
2
冯巧根.
当代会计的模式及其主要流派[J]
.广西会计,1995(7):7-9.
被引量:2
3
初昕欣.
战略管理理论分析[J]
.消费导刊,2008,0(14):118-119.
被引量:1
4
江姗.
关于资本结构的理论综述[J]
.企业导报,2014(3):48-48.
5
徐青青,缪立新,李家齐.
区域物流及协同化趋势[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7):68-70.
被引量:9
6
王继岗.
在打造产业集群中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J]
.政策瞭望,2009(4):16-17.
7
张梦迪.
基于钻石模型的现代物流业竞争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商贸,2012,0(06Z):139-140.
被引量:4
8
韩露.
抓住机遇促进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J]
.决策与信息,2016(18):8-8.
9
霍楠.
浅谈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营销(下),2011(10):100-101.
被引量:3
10
黄美珍.
发展福建现代物流的思考[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12-15.
被引量:2
学习与实践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