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辐射功能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办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研究一直是民办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北京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中心,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在促进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辐射功能,并与城市化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作者
解艳华
机构地区
北京城市学院
出处
《北京教育(高教)》
2007年第4期6-8,共3页
Beijing Education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城市化进程
辐射功能
北京
高等教育资源
重点课题
教育研究
教育获得
分类号
G648.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何志方.
城市化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中的作用[J]
.城市发展研究,2001,8(4):41-45.
被引量:18
2
吴志攀.
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以“首都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4):68-77.
被引量:34
3
张振助.
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新趋势[J]
.江苏高教,2001(3):91-94.
被引量:17
4
孙天厌,孙矩.
城市化进程与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
.东岳论丛,2005,26(4):164-167.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版)[M].人民出版社,.533-534.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J].教育参考资料,1999,7:15-15.
3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1998年全国设市城市及其人口统计资料[M].,1999.3.
4
.北京教育工作委员会网站“首都教育栏目”.http://www.bjedu.gov.cn.,2003年5月30日.
5
吴志攀.亚洲生产链[N].青年参考,2002—05—22.
6
S.J克利斯.教育技术经济学[A].[美]MaItin carnoy编著.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Z].闵维方等译,2000.519.
7
H.G.格瑞贝尔 [美]Martin Carnoy编著 闵维方等译.人才外流的经济学[A].[美]Martin Carnoy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2.
8
.[N].北京青年报,2003—02—05.
9
..http://www.sina.com.cn,2003—02—20.
10
杨开忠.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向北京市领导汇报的工作报告[R].,2003—03..
共引文献
76
1
吴翊华.
注重贫困生群体教育公平——推进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侧重点[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S1):66-68.
2
唐晓伟,刘学敏,史培军.
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制度创新[J]
.经济问题探索,2004(7):110-112.
被引量:5
3
杨泽军.
成渝经济区高等教育发展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4):30-32.
被引量:11
4
龙威,谭倪,颜雪明,刘婧靖.
制药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究[J]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6):140-144.
被引量:2
5
贺小飞,李守福.
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刍议[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92-98.
被引量:24
6
林卉,赵长胜,苏艳芳.
几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理性思考[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3):105-107.
被引量:9
7
魏文选,李好永.
河南省高等教育区域化现状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89-92.
被引量:1
8
余秀兰.
促进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长三角教育的应为与难为[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9):60-62.
被引量:6
9
于文波,江珩.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2.
10
朱丽芳.
划转院校的办学特色研究[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3(1):1-3.
被引量:2
1
解艳华.
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辐射功能[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7(2):69-74.
2
朱梅.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6,0(9):48-49.
3
张赤飞.
运用“化”“形”结合 提升学习能力[J]
.魅力中国,2010,0(6X):112-113.
4
陈水青.
数形结合未必是一剂良药——记一道例题教学片断及反思[J]
.高中数理化,2016,0(8):7-8.
5
杨涛.
微课应用于数学答疑课的调查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13):60-60.
被引量:5
6
童光余.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解题过程中的运用[J]
.亚太教育,2015,0(18):58-58.
被引量:1
7
郑育宝.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9):26-27.
被引量:2
8
温湖南.
从数形结合体会数学“美”[J]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2(5):43-44.
9
马建辉.
数形结合,升华学生数学思维[J]
.内蒙古教育(C),2016,0(11):52-52.
被引量:1
10
赖露.
形成性评估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基于标准化形成性评估实践的冷思考[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35(2):120-123.
北京教育(高教)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