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和推动。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道德支撑,并为和谐社会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为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坚持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贯彻落实文化发展的“双百”方针;正确处理多元文化的辩证关系,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作者
张怀民
阳素云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天府新论》
2007年第3期109-112,共4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族精神
“双百”方针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8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2
[俄]盖纳吉·弗拉基米维奇·德拉奇.世界文化百题[M].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45.
3
列宁全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90.97.
4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主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5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
郭国祥.
文化越是多元化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J]
.学术论坛,2005,28(4):140-142.
被引量:4
7
北晨.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283.
8
郭国祥,郭曙岩.
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J]
.桂海论丛,2006,22(1):88-9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郑杭生.关于当前文化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N].人民日报,1994—06—09.
3
凌志军 马立诚.呼喊当代中国的五种声音[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
4
[德]赫尔穆特·施密特 著,柴方国.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15
1
张素英,杨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学文化的传播路径探析[J]
.汉字文化,2023(10):40-42.
2
张洪广,马鹤年.
新经济下我国气象服务产业化的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4(6):27-30.
被引量:4
3
郭国祥.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17-19.
被引量:12
4
李旭辉.
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
.探索,2006(6):113-116.
被引量:23
5
张香兰.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德育的文化使命[J]
.江苏高教,2007(1):128-131.
被引量:5
6
黄春华.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J]
.理论月刊,2008(3):32-34.
被引量:2
7
张道理,刘莹.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22(6):71-74.
被引量:1
8
郭峰,窦珂.
学校多元文化育人功能的理性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8):46-49.
被引量:5
9
伍俊斌.
国家与社会:内涵、分化及其范式转换分析[J]
.理论与现代化,2011(4):5-13.
被引量:5
10
朱芳.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研究[J]
.科教文汇,2014(10):17-18.
同被引文献
28
1
多成,孔文钊.
和谐文化论纲[J]
.社科纵横,2008,23(1):13-14.
被引量:1
2
赵曜.
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针对性[J]
.人民论坛,2007(2):6-7.
被引量:11
3
赵曜.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红旗文稿,2007(12):4-9.
被引量:11
4
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55.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1.
6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1.
7
向玉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成与特征[N].光明日报,2008-04-01.
8
Behera Subhakanta, 1995, Nation - state: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New Delhi: Sanchar Publishing House.
9
F.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落和族属身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0
刘勇,杨志.国家文化主权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文艺报,2008-05-10.
引证文献
2
1
郝亚明.
试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架构[J]
.学术探索,2010(6):100-104.
被引量:7
2
傅朝阳.
和谐社会要构筑和谐的语文生活[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1):124-126.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郝亚明.
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1-46.
被引量:5
2
张荣华.
跨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洽性的构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55-60.
被引量:4
3
张荣华,高扬.
跨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域[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3):26-30.
4
顾春燕,李长顺.
道德视角下文化自觉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J]
.统计与管理,2013(1):136-137.
5
郭亮,刘奇,龚永辉.
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十年动态综述[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3):137-143.
被引量:4
6
郝亚明,曾醒.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演进、内涵、特征及进路[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5):38-48.
被引量:15
7
李鑫.
“有我”与“共有”:论佤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逻辑关系[J]
.学术探索,2024(8):66-72.
1
张彬.
从新的视角充分认识发展先进文化的战略意义[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16(1):13-16.
2
尹奋勤,陈素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文化建设[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46-49.
3
孙金华,徐玉明.
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沃土[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1):14-16.
被引量:4
4
创新·引领·继承[J]
.当代兵团,2011(21):8-8.
被引量:1
5
朱新雯.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探讨[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4):93-94.
被引量:3
6
张连珍.
中华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和价值[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40-41.
被引量:1
7
孙昕光.
山东文艺中的和谐文化建设[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6):118-122.
被引量:1
8
包斯日古楞.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集宁师专学报,2011,33(2):42-45.
9
谢玉亮,杨玉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述论[J]
.理论导刊,2012(6):65-67.
被引量:1
10
孙德久.
浅谈文化强国与文化兴企[J]
.经营管理者,2013(17):189-189.
天府新论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