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清民国时期乌鲁木齐城市近代化述论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城市近代化的动力,重点从经济发展的商业化、城市建设的近代化、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内的新变迁及城市人口的增长这四个方面探讨了乌鲁木齐城市近代化,认为虽然乌鲁木齐城市近代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速度缓慢,但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
作者
贾秀慧
机构地区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45,共11页
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城市近代化
动力
表现
进步意义
晚清民国时期
分类号
K29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343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6
1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043页,表6-1.
2
清·刘锦棠.《刘襄勤公奏稿》第4卷,湖南长沙,光绪24年(1898年)刻本,第2页.
3
《刘襄勤公奏稿》第14卷,第36页.
4
清·陶模.《陶勤肃公奏议遗稿》第1卷,兰州将军公署,1924年刊本,第17页.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Q15-33-002881.
6
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第4册,台北:兰溪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69年,第2290页.
7
宋岭等.《新疆近代经济技术开发》,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年,第164页,第153页,第206页,第270页,第274页.
8
《镇迪道宣统二年俄商贩运货物出入卡及时估值各项数目底册》,转引自《新疆对苏(俄)贸易史(1600~1990)》,第155页.
9
吴绍麟.《新疆概观》,中华书局,1933年,第275页.
10
《新疆风暴七十年》 第3册,第2280页.
共引文献
343
1
陈其人.
东西方经济发展同中有异的历史哲学——王亚南教授对经济史方法论的贡献[J]
.中国经济问题,2004(4):71-80.
被引量:1
2
郭小凌.
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J]
.史学理论研究,2003(1):12-21.
被引量:8
3
刘克明.
斯大林模式:未能正确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苏联解体原因新探[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4):2-9.
被引量:10
4
顾振楠.
论“生产力标准”的永恒性和创新性[J]
.理论前沿,2002(24):41-42.
5
李欣人.
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及其当代意义[J]
.理论学刊,2001(1):113-116.
被引量:4
6
顾海良.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地位及其新课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53(6):4-7.
被引量:1
7
陈文通.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能取代和否定的——评“生产要素价值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2):16-24.
被引量:3
8
胡培兆.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J]
.学术月刊,2001,33(11):31-36.
被引量:26
9
蓝蔚青.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5):51-55.
被引量:1
10
朱妙宽.
论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认识马克思的价值构成理论[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5):56-6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3
1
张建军.
清季新疆建省后商业与城市的发展[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1(4):170-170.
被引量:1
2
何一民,谢放,王笛.
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
.近代史研究,1990(3):312-318.
被引量:9
3
魏长洪.
伊犁九城的兴衰[J]
.新疆社会科学,1987(1):57-60.
被引量:12
4
魏长洪.
清代乌鲁木齐城的建置[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4(1):55-61.
被引量:3
5
李德洙.
陆地边疆城市和民族地区现代化[J]
.民族研究,1996(5):31-33.
被引量:4
6
何一民,曾进.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J]
.中华文化论坛,2000(4):65-69.
被引量:8
7
黄达远.
晚清新疆城镇近代化初探[J]
.西域研究,2005(3):101-106.
被引量:6
8
孟东.
发生在新疆的“七七政变”[J]
.纵横,2002(8):41-43.
被引量:2
9
贾秀慧.
近代乌鲁木齐的市政文明建设述评[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2):57-64.
被引量:1
10
《新疆各县民众代表方仁、饶乐博斯等致国民党党部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民国政府档案.
引证文献
5
1
郭胜利.
新疆“七七政变”真相述考[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20(1):36-47.
2
杨俊杰,马彬.
新疆城市史研究综述[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34(3):110-114.
被引量:1
3
冯成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迪化社会变迁——以民国报刊为中心的考察[J]
.城市史研究,2017(2):24-33.
被引量:1
4
何一民.
民国时期天山北麓东路城市多民族居民生活的变化[J]
.民族学刊,2016,7(3):41-53.
被引量:2
5
王顺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至民国时期新疆城市史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2022(12):59-6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杨俊杰,闻永健.
孙振邦建设新河北思想评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5(1):105-109.
2
何一民,余爱青,任吉东,廖羽含.
十年来中国城市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
.城市史研究,2022(1):1-17.
3
王顺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至民国时期新疆城市史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2022(12):59-61.
1
王社教.
明清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27-31.
被引量:5
2
赵志军.
植物考古学及其新进展[J]
.考古,2005(7):42-49.
被引量:36
3
涂又光.
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
.中国哲学史,1999(2):10-13.
被引量:17
4
林芊.
贵州现代教育第一块试验田:经世学堂[J]
.当代贵州,2011(15):65-65.
5
刘群.
1912—1922年安徽淮河流域实业教育发展概论[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35(2):104-106.
6
张文建.
柳诒徵与民俗文化研究[J]
.历史教学问题,2004(3):23-26.
7
张玲蓉.
移民:美国历史发展的动力[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0(2):19-23.
被引量:6
8
曹彩霞.
古代埃及文字的功用——兼与江林昌先生商榷[J]
.文史知识,2004(12):39-45.
9
贺云翱.
长江流域早期玉文化初论(上)[J]
.南方文物,2004(2):13-25.
10
魏宏歆.
试论民俗的社会作用[J]
.民俗研究,1991(1):6-11.
被引量:3
西域研究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