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20-422,共3页
Journal of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二级参考文献8
-
1陈志良.非系统理论(下)[J].人文杂志,1986(6):48-55. 被引量:10
-
2.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6-05.
-
3Guilford,J.P."Creativity"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50,5.444-454.
-
4Guilford,J.P.Way beyond of the IQ,Buffalo[M].N.Y.Creation Education Foundation.1997.
-
5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679-681.
-
6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N].中国青年报,1998-04-30(2).
-
7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05-05(1).
-
8陈至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1998-06-22(1).
共引文献37
-
1孙丽娜.浅析大学生创新精神[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4):268-268.
-
2佟丽华.关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J].成功,2013(16):302-302. 被引量:1
-
3刘睦清,张婉佳,张振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师化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6):44-47.
-
4张慜,范柳萍,周艳,景玉美.浅析我国食品学科博士生课程设置体系及其改革[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23(3):55-57. 被引量:1
-
5林金辉.高校创造教育的目标体系及其分层细化[J].教育研究,2005,26(10):80-83. 被引量:7
-
6史承军.论非智力因素与创新素质的价值与关联[J].理论观察,2005(6):124-125. 被引量:6
-
7陈湘萍.浅谈德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37-39. 被引量:1
-
8巩茹敏,徐海峰.论公共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154-155. 被引量:1
-
9黄乃萍.论创新人格的塑造与高校德育的延伸[J].教育与职业,2006(5):49-51. 被引量:1
-
10李河水.加强学风建设的“切入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6):18-19. 被引量:2
-
1刘永康.现实的学科教学与新课程差距的多维透视[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4):78-79. 被引量:2
-
2熹灵.风起云涌私立潮——私立学校多维透视[J].教师博览(上旬刊),1994,0(5):16-19.
-
3邢变变,胡新伟,来言芳.教师职业倦怠的多维透视与有效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26(6):54-57.
-
4熹灵.校门为谁而开——私立学校多维透视[J].记者观察(上),1994,0(3):17-19.
-
5杨小芹,黎明,周琳霞.创新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多维透视[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84-87. 被引量:1
-
6仝瑞.教师自我评价的多维透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125-127. 被引量:1
-
7姬生凯,郑聪聪,郑雅丽.虐童事件的多维透视[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4):88-90. 被引量:2
-
8刘德华,欧阳荣华.美国教师教育与职业生活的多维透视(之二):师范学生学什么——美国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特点与思考[J].开放潮,2008(4):22-23.
-
9贺禹.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的多维透视[J].经济研究导刊,2017(1):155-156.
-
10潘英.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7(1):78-81.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