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杉木造林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掌握合理的造林密度是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速生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1981年根据全国杉木栽培科研协作组(我所为成员单位之一)制订的杉木造林密度试验技术方案,我们分别在邵武市卫闽林场和同安县小坪林场设置试验点。现将这两个试验点的试验情况阶段总结如下:
作者
黄传英
林星华
吴火灶
王进辉
机构地区
福建省林科所
邵武市卫闽林场
同安县小坪林场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1990年第1期18-27,共10页
Journal of Fuji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杉木
造林
幼苗密度
分类号
S791.27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47
1
李际平,吕勇.
杉木林分自然生长和人为控制密度生长模型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2,26(4):69-72.
被引量:1
2
徐德应,刘景芳,童书振.
杉木人工林优化密度控制模型——DENTROL[J]
.林业科学,1993,29(5):415-423.
被引量:7
3
(Coordinated Group of Experiment on the Planting Density of Chinese Fir)(Address: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CAF Beijing 100091).
杉木造林密度试验阶段报告[J]
.林业科学,1994,30(5):419-429.
被引量:9
4
李晓清.
巨桉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培育技术研究[J]
.桉树科技,2004,21(2):46-53.
被引量:2
5
叶功富,林武星,张水松,冯立民,郭建伍.
不同密度管理措施对杉木林分的生长、生态效应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1995,22(3):1-8.
被引量:31
6
管亚明,王金富.
不同整地方式对杉木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1995,9(4):10-11.
被引量:7
7
李凤日.
林分密度研究评述──关于3/2乘则理论[J]
.林业科学研究,1995,8(1):25-32.
被引量:13
8
唐守正,李希菲.
用全林整体模型计算林分纯生长量的方法及精度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1995,8(5):471-476.
被引量:20
9
洪伟,吴承祯.
闽北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16(1):1-4.
被引量:13
10
李永慈,唐守正.
度量误差对全林整体模型的影响研究[J]
.林业科学,2005,41(6):166-16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6
1
涂育合,叶功富,林武星,赵世荣,郑兆飞.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适宜经营密度[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5):530-534.
被引量:40
2
柴雄,毛玉明.
造林密度对毛红椿等阔叶用材树种早期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2009,29(6):17-21.
被引量:5
3
肖体纯,韩礼勇,莫开林.
杉木不同初植密度和经营方法对林分生长及效益的影响试验[J]
.四川林业科技,2010,31(4):109-111.
被引量:4
4
陈代喜,莫泽莲.
浅谈杉木合理的造林密度[J]
.广西林业科学,2001,30(2):62-67.
被引量:27
5
蔡林茂.
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问题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126-127.
6
贺环洋,孟伟.
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林适宜经营密度的研究[J]
.热带林业,2022,50(4):9-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叶功富,涂育合,廖祖辉.
福建山地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3):72-75.
被引量:27
2
徐高福,丰炳财,余梅生,洪利兴.
大径级用材林研究现状与建设展望[J]
.防护林科技,2008,21(3):61-63.
被引量:11
3
徐扬,刘勇,李国雷,郭蓓,李瑞生.
间伐强度对油松中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3):135-138.
被引量:46
4
黄小春,罗坤水,曾志光.
江西杉木大径材培育关键技术[J]
.江西林业科技,2008,36(5):16-17.
被引量:14
5
蔡年辉,李根前.
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研究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18-15519.
被引量:10
6
张喜军.
林木生长与立地环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219-219.
被引量:1
7
朱志龙.
景山国有林场杉木大径材培育基地建设[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242-243.
8
孙既伟.
杉木育苗技术研究[J]
.科技与生活,2011(23):94-94.
被引量:3
9
王雪松,姜鹏,林树国,王立军.
塞罕坝林区落叶松低密度保留经营技术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4):361-364.
被引量:1
10
夏伟.
茶秆竹笋竹两用林合理密度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45-146.
被引量:3
1
韦世平.
永福县推广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J]
.广西林业,1989(1):28-29.
2
管亚明,王金富.
不同整地方式对杉木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1995,9(4):10-11.
被引量:7
3
刘海曙.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J]
.安徽林业,1997(6):23-23.
4
宋全义,郭东峰.
杉木无性繁殖技术[J]
.河南林业科技,2001,21(1):40-40.
被引量:4
5
黄自瑶,张全仁,桂金玉.
杉木无性系选育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1989,16(2):12-15.
6
钱黎明,雷姚生.
ABT生根粉在杉木造林中的应用试验[J]
.安徽林业科技,1999(2):39-40.
7
玉作近.
关于杉木造林技术及投资效益的探讨[J]
.现代物业(下旬刊),2014(6):34-35.
被引量:11
8
唐汝琴.
杉木造林技术及投资效益的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4,34(6):96-96.
被引量:6
9
杉木造林宜深栽[J]
.林业调查规划参考资料,1993(4):80-80.
10
邵晓明.
关于杉木造林技术对水土流失的作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4,11(7):34-34.
被引量:1
福建林业科技
199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