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吉祥”二字,自古就被认为是福瑞喜庆、诸事顺利的词句,这两个字始见于我国战国时期庄周所著之《庄子·人间世》一书。其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一词,据唐朝成玄英注疏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将福善之事,嘉庆之征绘制成图画。就有了“瑞应图”或称“吉祥图”。据考证,我国真正具有吉祥图的审美文化蕴意及其形式美表现特征的,是东汉时期(公元171年)在甘肃成县鱼窃峡摩崖上的《五瑞图》,左为黄龙,右为白鹿,下左二树。四枝“连理”,中一嘉禾,禾生九茎;右有一树,树下一人举盘“承露”,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吉祥图。吉祥图至明清时极为盛行,成为一种蔚为风气的民俗现象,正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此时的吉祥图,除仍用于建筑、车舆及日用器物之外,已将应用的中心移到织物以及衣帽鞋履等服饰审美文化方面上来。我们认为,从人类创造出艺术图形开始,就有了“吉祥画”的雏形,如原始岩画中的《狩猎图》、《舞蹈图》,彩陶中的人面鱼纹、蛙纹、羊纹等等,都有吉祥的含义。其中有的图纹透过巫术与宗教的外衣,反映了人类童年时期生存与奋斗的希望之光;有的图纹本来就是中国吉祥图的早期原形。随着历史的发展,吉祥图不断演变和创造,形成了精美绝伦的东方艺术珍品。
出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82-184,共3页
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