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分蘖期施杀虫剂后稻飞虱虫量变化不大,高氮区虫口减退率仅为17.3%,低氮区为39.4%;而在乳熟期应用杀虫剂后,稻飞虱虫量的变化较大,高氮区虫口减退率为59.5%,低氮区虫口减退率为88.1%,其中褐飞虱的虫口减退率明显高于白背稻虱。通过试验认为,气候条件的影响,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间接影响了蜘蛛等稻飞虱天敌的数量。生态失衡严重降低了天敌对褐飞虱的自然控制能力,防治技术不到位影响了防治效果,导致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208-209,共2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