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扬麦16号在张家港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扬麦16号(原名扬00—126)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入我市试种示范,现已成为我市小麦当家品种之一。
作者
缪金国
机构地区
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5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植表现
张家港市
里下河地区
小麦改良
试种示范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1
朱云集,郭天财,王晨阳,崔金梅,夏国军,刘万代,王永华.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1):82-86.
被引量:45
2
陆成彬,程顺和,张伯桥,高德荣,吴宏亚,范金平.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3):112-112.
被引量:8
3
陆成彬,程顺和,张伯桥,高德荣,张勇,吴宏亚,吕国锋,范金平.
高产抗倒弱筋小麦扬麦15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06(12):23-24.
被引量:5
4
冷苏凤,李燕,许明,彭汉艮,宋锦花.
江苏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建议[J]
.农业科技通讯,2011(5):5-8.
被引量:11
5
王成雨,代兴龙,石玉华,王振林,陈晓光,贺明荣.
氮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2,38(1):121-128.
被引量:72
6
徐才丰,吴福观,林忠成,许露生.
“扬麦16号”在吴江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4(2):57-57.
被引量:2
7
朱云集,郭汝礼,郭天财,张庆友,王之杰,王永华.
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兰考906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1,21(2):62-66.
被引量:91
8
王志芬,吴科,宋良增,王守瑰,范仲学,张凤云,朱连先,张福锁.
山东省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选择思路[J]
.山东农业科学,2001,33(4):6-8.
被引量:48
9
朱云集,郭汝礼,郭天财,王永华,李翔.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与内源激素之间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2002,28(6):783-788.
被引量:36
10
乐冬.
强筋小麦的崛起之路[J]
.新农业,2016,0(20):49-4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朱正斌,沈雪林,夏肄锋,邹鑫,曹敏旭,戴华军,周建明,林一波.
播量和肥料运筹对强筋小麦镇麦12号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64-6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曹敏旭,朱正斌,夏肄锋,邹鑫.
镇麦10号小麦在苏州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7):26-27.
2
黄幸福,孙柳青,支文杰,吴建明.
镇麦12号在昆山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20(3):66-67.
被引量:2
3
高剑波,唐瑞森,陈书健,许美刚,杭春全.
小麦品种镇麦12号在宝应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0(3):210-213.
被引量:5
4
牛萌萌,方会敏,荐世春,褚幼晖.
黄淮海东部小麦玉米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J]
.农业工程,2020,10(10):1-7.
被引量:5
5
田培雨,付文,侯占领,黄玉芳,汪洋.
施氮量对不同筋度小麦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J]
.河南农业,2021(17):16-19.
被引量:3
6
张志伟,魏秀华,于海涛,宋顺,张桂珍,刘亚男,邢利庆.
小麦抗倒伏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9):21-23.
被引量:5
7
孙加威,李浩,阎洪,何玉亭,王科,张成,李纪堂,杨勋,吴继开.
耕作方式和播种量对稻茬小麦产量及形态建成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2,40(1):28-35.
被引量:6
8
孙培杰,王媛媛,陈涛,母俊毅,黄潇,任爱霞,孙敏,高志强.
喷施矮壮素与延缓施氮对冬小麦抗倒伏能力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24,35(8):2141-2149.
1
缪金国.
扬麦16号小麦在张家港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世界,2007(5):47-47.
被引量:2
2
翟亚文,马松高.
小麦新品种扬麦16号及高产栽培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25(3).
被引量:3
3
蒋利春,宋子洲.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7(1):52-52.
4
刘立雄,陈新民,王德森,何中虎,张运宏.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中优335的选育[J]
.作物杂志,2010(1):126-126.
5
陈新民,何中虎,王德森,张艳,李思敏,肖永贵,张运洪.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中麦629的选育[J]
.作物杂志,2014(1):155-156.
6
LiangG.H.,A.Mchughen,葛永福.
小麦改良的新途径—固氮[J]
.世界农业,1990(2):20-21.
被引量:1
7
R.B.Austin,何中虎.
分子生物学与小麦改良(二)[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89(2):4-5.
8
R.B.Austin,何中虎.
分子生物学与小麦改良(一)[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89(1):1-4.
9
陈新民.
高产小麦新品种“中麦415”[J]
.农村百事通,2011(17):31-31.
10
鞠正春.
细胞质在小麦改良中的作用[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5(1):121-126.
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