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研究体系及其系统建模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与线路、接触网等固定设备的相互作用加剧,而且受到气流的强烈作用,传统的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已经无法精确描述高速列车的运动特征.提出开展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研究,总结分析了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体系,建立了考虑线路、列车、弓网和气流耦合的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具体给出了各子系统的运动方程和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广义失效模型的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服役仿真体系,从而拓展了现有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的范围和作用.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5-860,共6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375127 5052150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5052551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批准号:20040613006)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Eppinger S D, O'Connor D N, Seering W P, et al.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symmetric pantograph dynamics.ASME J Dyn Syst Meas Control, 1988, 110(2): 168-174
  • 2刘红娇,张卫华,梅桂明.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受电弓主动控制的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3):79-83. 被引量:17
  • 3Shen Z Y, Hedrick J K, Elkins J A.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creep-force models for rail vehicle dynamic analysis. In: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AVSD Symposium, Cambridge, USA, 1984. 591-605
  • 4翟婉明.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 5Zhang S G, Xiao X B, Zhang W H, et al. Effect of unsupported sleepers on wheel/rail normal load (Part 1).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 Seminars on Rail Technology,Utrecht, the Netherlands, 2007. 369-383
  • 6曾京.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参数灵敏度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6,31:186-189.
  • 7Jin X S, Wen Z F, Wang K Y, et al. Three-dimensional train-track model for study of rail corrugation. J Sound Vib, 2006, 293(3-5):830--855

二级参考文献9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9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8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