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
7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在角色认同、印象管理、闲暇时间、消费方式等方面有着极强的城市性,但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在于个人的努力,他们在深层次的市民化进程中存在障碍,如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及文化因素等,这需要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克服。
作者
王艳华
机构地区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1,共4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消费方式
分类号
C912.8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83
同被引文献
631
引证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857
参考文献
6
1
何晓红.
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J]
.前沿,2005(10):228-231.
被引量:17
2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2
3
符平.
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J]
.社会,2006,26(2):136-158.
被引量:105
4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EB/OL].新法规速递网,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51179.
5
朱秋莲,刘艳文.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2):62-64.
被引量:14
6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与交换[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唐斌.
“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S1):36-38.
被引量:115
2
景天魁.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9(6):54-66.
被引量:131
3
周晓虹.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
.社会学研究,1998(5):60-73.
被引量:204
4
李强.
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
.社会学研究,1995(4):63-67.
被引量:165
5
李培林.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
.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被引量:784
6
黄宗智.
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83-93.
被引量:264
7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2
8
李强.
“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
.社会学研究,2005(2):55-73.
被引量:421
9
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J]
.调研世界,2005(5):11-11.
被引量:9
10
江立华,符平.
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J]
.社会科学研究,2005(6):113-117.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1683
1
罗逸琳.
流动儿童在居住空间的媒介接入与“断连”:基于H镇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区的田野考察[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4(2):173-194.
2
任远,郝立.
人口流动过程中离婚风险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21(2):64-75.
被引量:6
3
陈国强,李芬英.
户籍制度改革下流动人口的权利塑造[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1):41-58.
被引量:1
4
王贵东,杨德林.
“互联网+交通物流”与人口城镇化:基于“两新一重”融合模型[J]
.经济学报,2021,8(1):129-158.
被引量:10
5
尹华站,白幼玲.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及对策[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1):96-108.
被引量:1
6
陈中伟,张雪艳.
社会融入视角下农民工农地处置方式的代际差异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0):79-85.
7
刘守英,王宝锦.
中国小农的特征与演变[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63-78.
被引量:18
8
汤兆云.
代际视角下农民工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行为选择[J]
.社会科学家,2021,36(1):90-97.
被引量:3
9
张帆.
家庭背景、班级情境与青少年的跨群体交往[J]
.社会,2022,42(1):180-211.
被引量:1
10
朱迪,王卡.
网约配送员的社会认同研究——兼论“新服务工人”的兴起[J]
.山东社会科学,2021(5):83-92.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631
1
许传新,许若兰.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7(5):39-44.
被引量:66
2
许若兰,许传新.
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人格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19-24.
被引量:9
3
唐斌.
“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S1):36-38.
被引量:115
4
李根寿.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16-18.
被引量:30
5
韦云凤.
广西返乡农民工就业困境及对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52-54.
被引量:4
6
江立华.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工转型:一个新议题[J]
.社会科学研究,2009(6):80-85.
被引量:31
7
马广海.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3):67-69.
被引量:40
8
彭澎.
基层治理变革:转型期农村发展的新趋势[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18-25.
被引量:14
9
李强.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
.社会学研究,1999(3):95-103.
被引量:230
10
周晓虹.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
.社会学研究,1998(5):60-73.
被引量:204
引证文献
72
1
费梅苹,盛琳琳.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过程研究——以上海、杭州17位餐饮行业从业者为例[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18(1):137-160.
2
刘文利,姜景一.
贫困地区农村校外青少年出路和生产技能需求状况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2007(8):32-36.
被引量:4
3
王学梦,荣梅.
电子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路径[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44-46.
被引量:10
4
刘传江,程建林.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
.人口研究,2008,32(5):48-57.
被引量:400
5
何绍辉.
在“扎根”与“归根”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
.青年研究,2008(11):9-14.
被引量:56
6
魏晓娟,刘爱景.
“80后”农民工常见心理困惑及对策探讨[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9(3):21-23.
被引量:11
7
李爱芹.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危机及其化解策略[J]
.广西社会科学,2009(8):117-120.
被引量:16
8
周小刚,陈东有,刘顺百.
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
.经济纵横,2009(9):122-125.
被引量:18
9
赵俊文,何绍辉.
新生代农民工两地分居现象研究——以湖南省H村为例[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46-48.
被引量:3
10
李诗强,杨忠伟.
以集宿区建设为导向的城中村更新研究[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3):88-91.
二级引证文献
857
1
俞林,印建兵.
职业资本积累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的驱动机理[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8):61-68.
被引量:3
2
刘东涛,米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农业人才培养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1(24):103-105.
被引量:5
3
张景霓,王佳赫,李伟.
少数民族农民工语言使用、态度和认同研究[J]
.语言规划学研究,2023(1):28-37.
被引量:1
4
张经武,赵婷婷.
反差、流动与迷失:新时期以来中国城市移民电影的空间叙事[J]
.艺术学界,2022(1):78-92.
被引量:1
5
钟瑛,邵晓.
新媒体使用对城市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的影响研究——基于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分析[J]
.新闻大学,2021(1):75-88.
被引量:8
6
马菊芳.
城市化进程中旧货市场的功用与走向——银川旧货市场的人类学观察[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42(4):58-66.
7
方帅.
人情消费对农户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J]
.生态经济评论,2019,0(1):3-17.
8
尹华站,白幼玲.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及对策[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1):96-108.
被引量:1
9
张荣天,李传武.
中部地区农民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典型县域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20,0(1):112-119.
被引量:2
10
郑爱翔,李黎丹.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职业技能开发策略及动态演进规律——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22,42(3):25-33.
被引量:7
1
孙立平.
内需不足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2000(19):26-27.
被引量:2
2
吴小英,黄发放,丘伟航.
EMBA教育——通往成功之路[J]
.中国研究生,2005(5):55-56.
被引量:2
3
初泽敏生.
东京的城市性能与城市问题[J]
.地理教学,1997(6):13-16.
4
长子中.
被“城市化”的傲慢与偏见[J]
.人民论坛,2010(10):52-53.
被引量:1
5
宁凌.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及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J]
.南方经济,2000,29(6):20-23.
被引量:22
6
肖洁.
住房限购的社会学分析[J]
.知识经济,2011(13):40-40.
7
王青,赵民惠.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社会学分析[J]
.职教论坛,2005(05S):34-36.
被引量:7
8
郑杭生.
五大挑战催生中国式“紧绷”——社会弹性与社会刚性的社会学分析[J]
.人民论坛,2009(10):14-18.
被引量:14
9
张燕.
学生狭隘就业观的社会学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8):128-129.
10
郭少华.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学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3(8S):138-139.
中国青年研究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