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美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高校的学生工作与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在概念、思想理论、内容、队伍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两者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和提高。
作者
刘敬敏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
出处
《世界教育信息》
2007年第5期69-71,共3页
Journal of World Education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学生工作
学生事务
分类号
G649.7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5
1
周倩.
中美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比较[J]
.教育与现代化,2005(4):75-80.
被引量:9
2
于伟,韩丽颖.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基础及职能[J]
.比较教育研究,2003,24(4):14-18.
被引量:26
3
朱丽萍.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7):58-60.
被引量:45
4
蔡国春.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之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7):37-40.
被引量:43
5
Huisman,Jeroen,and Maassen,Peter,eds.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200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1]ACPA(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Journal of Student Development,March/April 1996. Vol 37 ,No2.
2
[2]《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Nancy J.Evans,Deanna S Fomey, Florence Guido- Dibrito 1998.
3
[3]《Student Handbook》1999- 2000 Georgetown University.
4
[4]《Student Organization Guide》1999 - 2000 Office of Student Programs Georgetown University.
5
[2]Huisman,Jeroen,and Maassen,Peter,eds.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Kidlington:Elsevier Science Press,2001.16.
6
[3]Neave,Guy.The Universities' Responsibilities to Society.Kidlington:Elsevier Science Press,2000.75.
7
[4]丁刚.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7.
8
[5]Lucas,Christopher.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a History.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4.224,210.
9
蔡国春.
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
.煤炭高等教育,2000,18(2):28-31.
被引量:10
10
邓宏宝.
新时期推进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5):76-8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11
1
邱微静.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08,26(4):104-107.
被引量:4
2
陶爱荣.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J]
.文教资料,2008(9):185-187.
被引量:3
3
张博.
美国学生事务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J]
.文教资料,2008(15):103-104.
4
高猛.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1):1-3.
被引量:6
5
焦文铭.
再论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化[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4):44-47.
被引量:2
6
周婕.
成长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的价值初探[J]
.科技风,2010(17):19-20.
被引量:3
7
王丹.
中美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比较及思考[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62-63.
被引量:1
8
李瑞芳,张锦萍.
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
.集宁师专学报,2004,26(2):72-73.
被引量:1
9
王炜,杨青.
耗散结构理论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4(8):54-56.
被引量:9
10
王继军,刘丹.
大学生行为规范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5):83-8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7
1
邱微静.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08,26(4):104-107.
被引量:4
2
彭辉.
学年学分制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探索[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22-24.
被引量:8
3
蔡秋林.
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几个关系[J]
.求实,1998(10):47-47.
被引量:6
4
吕晓南.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0(6):23-24.
被引量:3
5
吴国荣.
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重的高校管理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9):10-11.
被引量:26
6
张浩明.
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改革与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1):25-27.
被引量:11
7
董文强.
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改革刍议[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50-53.
被引量:12
8
杨敏.
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念的创新[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22-24.
被引量:13
9
谢荣光.
“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0):132-134.
被引量:16
10
阚双余.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比较[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6):132-13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3
1
黄晓波.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09,30(7):71-76.
被引量:61
2
李琦.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创新思路[J]
.文教资料,2009(11):180-182.
被引量:2
3
蒋乃永.
“第三域”视角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构[J]
.高教探索,2010(1):127-131.
被引量:7
4
李岩松.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事务管理模式的构建[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6):148-151.
被引量:7
5
常青伟,徐维英.
社会化批注Diigo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45-47.
被引量:1
6
陈炜,王玮.
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中的流程优化——以北京大学“三大典礼”的组织与服务工作为例[J]
.高校辅导员,2012(1):37-40.
被引量:1
7
李丹,李化树,杨海涛.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文史博览(理论),2012(9):84-86.
被引量:4
8
游小林.
应用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北方文学(下),2015,0(10):204-204.
9
肖琳.
浅谈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
.河南科技,2010,29(8X):98-98.
10
郑寰宇,焦翠革.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路径探析——以长春理工大学为视角[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3):142-1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刘金利.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综述[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43-146.
被引量:6
2
蒋乃永.
“第三域”视角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构[J]
.高教探索,2010(1):127-131.
被引量:7
3
梁彦.
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及改革路径的选择[J]
.财经界,2010(3):218-219.
被引量:4
4
柯羽.
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探讨[J]
.思想教育研究,2010(6):103-105.
被引量:5
5
石沁禾.
基于柔性管理理念的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创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8):51-53.
被引量:30
6
高杭.
法律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7):37-40.
被引量:10
7
宋红丽,迟沂军.
基于生本理念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实践——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98-101.
被引量:11
8
周敏丹,金建华.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194-197.
被引量:5
9
毛丹.
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的局限及理性管理对策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8):54-55.
被引量:3
10
王青峰,张泽民,李伟,邓永超.
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探讨[J]
.文教资料,2011(33):191-192.
1
刘韵.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历史分析比较[J]
.经营管理者,2014(12X):218-218.
被引量:1
2
滕艳霞.
中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概述[J]
.图书馆杂志,2003,22(8):64-66.
被引量:9
3
周兆龙.
中美高校学生德育途径比较初探[J]
.江西社会科学,2002,22(12):190-192.
被引量:7
4
王娜.
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0):26-27.
5
阚双余.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比较[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6):132-134.
被引量:3
6
郭亚红.
中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2):94-96.
被引量:2
7
杨晓.
中美高校学分制的实施情况比较与成因分析[J]
.青春岁月,2013,0(20):254-255.
8
何正付.
中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比较分析[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1):45-48.
被引量:1
9
陈洁.
中美高校协同创新的比较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2):17-20.
被引量:2
10
张秋兰.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双重任务[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1(8):51-51.
世界教育信息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