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华南文化运动概况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各地文化运动开展的情形,我自己知道详细情形很少,所以不能全部地来讲给诸位听,只能把华南、东南、西南的情形讲一点。我们先从上海说起吧:在上海,自从失陷以后,文化工作反而比失陷以前好得多了。失陷以前的文化运动,因为派别分歧,文化人或文化团体都不能一致行动,文化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反而遭遇到许多困难,文化运动的成绩,也就不见得怎么好。但失陷眇后的情形就大不同了,所有上海文化人和文化团体都能团结起来,采取一致的行动。
作者
茅盾
欧阳文.赵西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1982年第2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文化运动
华南
上海文化
文化工作
文化团体
一致行动
文化人
东南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1
陈颂声,邓国伟.
论中国诗坛社及其《中国诗坛》[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4):96-106.
被引量:5
2
李标晶.
培植新疆文化苗圃的辛勤园丁[J]
.新疆社会科学,1986(3):58-62.
被引量:2
3
周安华.
茅盾与杜重远[J]
.新疆社会科学,1986(3):63-69.
被引量:2
4
茅盾.
通俗化、大众化与中国化[J]
.新疆社会科学,1983(2):98-100.
被引量:2
5
陆维天.
茅盾在新疆的革命文化活动[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5(4):87-95.
被引量:7
6
张积玉.
抗战时期茅盾在新疆对西部文学事业的开拓[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6):26-28.
被引量:6
7
张积玉.
茅盾与新疆抗战时期的文学发展[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161-173.
被引量:2
8
茅盾,赵西.
抗战与文艺[J]
.社会科学(甘肃),1982(2):9-11.
被引量:1
9
杨忠.
抗战文艺运动在甘肃[J]
.甘肃社会科学,1995(6):79-82.
被引量:1
10
高利克,茅盾.
茅盾传略[J]
.现代中文学刊,2013(4):4-19.
被引量:3
<
1
2
>
引证文献
5
1
苏晔,敬璞.
婴儿断乳期营养米糊的开发[J]
.杭州食品科技,2000(1):25-28.
2
单昕.
抗战初期广州的文学场域与文学生产——兼论抗战文学的地域性和流动性[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2(1):115-124.
被引量:1
3
邹赞.
茅盾在新疆的文艺活动及其对当代民族文艺评论的启示[J]
.中国文艺评论,2022(9):26-39.
被引量:1
4
邹赞.
茅盾在新疆的文艺活动及其对当代民族文艺评论的启示[J]
.新疆社会科学(哈文),2022(4):41-60.
5
王贵禄.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文艺运动论略[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8(1):137-1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康越良.
民国时期甘肃开发史研究综述(1980~2020)[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40(6):98-104.
2
曾祥金,于亦潇.
抗战时期南京文学期刊举隅[J]
.新文学史料,2024(1):142-152.
3
陈宝,热合木吐拉·艾山.
抗战时期新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铸魂育人的实践探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2(5):47-55.
1
夏效鸿.
梳理非物质文化发展脉络 延续杭州文化生态DNA[J]
.杭州(生活品质),2006,0(5):34-35.
2
郝雨.
“西学东渐”的传播学研究[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2):12-18.
3
乔世华.
儿童文学掌灯人和文化守夜人[J]
.出版广角,2014(19):148-149.
4
刘伊.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于我国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的思考[J]
.甘肃民族研究,2012(2):57-60.
5
彭岚博.
从东汽“人和”文化看人和与效率的辩证关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8-88.
6
郭瑾.
洪泳慧:快乐人+颠覆文化=TBWA腾迈\中国[J]
.国际广告,2009(2):136-137.
7
杨卫东,李卫东.
可持续发展:我国生态文明观的表达和宣示——兼论举办“世界生态文明高峰论坛”的作用与意义[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5):5-11.
8
廖晟.
中西主流文化差异辨析与比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21(S1):45-48.
9
孙迎联.
“普世化”的贫困——儒家伦理“普世化”之难题展形[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92-96.
1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王春正: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J]
.中国金融,2010(4):22-23.
<
1
2
>
社会科学(甘肃)
198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李维武
耿云志
罗志田
郑师渠
郑大华
董德福
彭明
袁伟时
李新宇
相关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相关主题
文化运动
文化团体
上海文化
文化人
文化工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