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丁家义在《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发表同题文章,指出对毛泽东关于我国工业化的道路的理论,存在一种片面的解释,即把农业仅仅看作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手段。不仅在大学中国革命史的课堂里往往出现这样的解释,而且近期出版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专著里也重复着同样的观点。一、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在解放前后的许多著作里多次强调这一点,并具体化为6个方面:1、农业关系到5亿农民的吃饭和稳定问题;2、农业关系到城市入口的吃饭问题;3、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村是轻工业的重要市场;4、农村又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5、现在出口物资主要是农产品;6、农业是积累的重要来源。二、把农业仅仅看作实现工业化的手段,不符合毛泽东重视发展农业的宗旨。他在肯定中国建设必须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其宗旨是使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按比例发展,形成一个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消费需要为目标的经济结构。三、把农业仅仅看作是实现工业化的手段,不符合毛泽东关于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相互并存、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的论述。工业的出现和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要依赖于农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和完善又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工业向农业提供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农业也就不可能实现。这便是工农业发展的辨证关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26-26,共1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