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酵母对硒元素的富集研究和改良策略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硒在自然界中以无机硒和有机硒两种形式存在。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具有吸收率高、生物活性强、毒性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有机硒可由人工合成。也可通过生物转化和生物富集等不同方式生产。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是酵母菌富集法。即利用酵母菌对无机硒进行富集和生物有机化,生产富硒酵母。
作者
李海彬
曾礼华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0期38-41,共4页
Feed Industry
关键词
生物富集
酵母菌
硒元素
改良策略
生物有机化
有机硒
无机硒
生物活性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5
1
从娇娇,韩昕苑,于立志,王红丽,吴旭干,王锡昌.
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滋味品质的影响[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0(6):938-949.
被引量:9
2
高建忠,黄克和.
动物硒蛋白研究进展[J]
.畜牧与兽医,2004,36(7):39-42.
被引量:33
3
陈福生,杨清华.
不同添加时间和添加量组合对酵母富硒效果的影响[J]
.中国酿造,2004,23(9):14-16.
被引量:11
4
李爱芬,刘振乾,徐宁,段舜山,陈敏.
微量元素硒载体酵母发酵的研究[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25(5):626-631.
被引量:22
5
高玉荣,李大鹏.
利用原生质体诱变育种选育富硒能力强的酵母菌株[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2):10-14.
被引量:5
6
吴宝强,梁海秋,杨辉,周河治.
高生物量富硒酵母的选育和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35-36.
被引量:8
7
陈敏,王宏,梁新乐.
富硒酵母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05,41(5):41-43.
被引量:2
8
周献平,葛莉莉.
不同硒源与维生素E组合对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J]
.养猪,2005(4):44-45.
被引量:14
9
高建忠,黄克和,秦顺义.
不同硒源对仔猪组织硒沉积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85-88.
被引量:70
10
魏凤仙,李绍钰,李春群,孔祥书,王琳燚.
免疫增强剂有机硒在生长猪上的应用研究[J]
.饲料工业,2006,27(8):56-58.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4
1
李海彬.
富硒酵母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信息,2010(18):358-359.
被引量:1
2
吴竞,王阳光,刘永杰,潘翠玲,黄克和.
不同酵母菌种富硒能力比较与发酵条件优化[J]
.畜牧与兽医,2012,44(1):15-18.
被引量:16
3
李沂肖,申惠敏.
硒蛋白P在山羊组织中表达特异性的研究[J]
.当代畜牧,2015,44(1):27-29.
4
陈祥顺,宋学宏,杨彩根,曹霞敏,叶伟豪,毛觉生,高建军,孙丙耀.
饲料中添加高硒光合细菌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和食味品质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24,47(10):64-70.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杨善岩,李海龙,狄志鸿.
硒元素生理功能及微生物富硒发酵研究现状[J]
.食品工业,2013,34(6):167-170.
被引量:18
2
赵世锋.
酵母硒在猪营养中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7):116-116.
被引量:3
3
关亚鹏,娄忻,张莉,张雪霞,时蕾.
复合诱变选育高产富硒酵母[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4,31(9):46-48.
被引量:4
4
邱丰艳,陈柳花,林标声,杨小燕.
多菌复合固态发酵富硒豆粕的工艺优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5):1247-1251.
被引量:3
5
李玉梅,王根林,刘峥宇,李艳,孙雷,魏丹.
富硒酿酒酵母的选育及优化培养[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6):75-79.
被引量:6
6
梁丛丛,孙宇杰,胡治铭,国洪旭,邓先余,林连兵.
富硒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富硒条件的优化[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35(6):667-671.
被引量:14
7
贺莹,赵建英,高平,杨晓娟.
富硒酵母的诱变及突变株的筛选研究[J]
.食品工业,2017,38(2):204-207.
被引量:2
8
胡杰,王靖,杨喜花,任连生,张文平.
富硒猫棒束孢菌丝的培养方法[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2):175-177.
被引量:1
9
乔虹,尹佳茗,姜峰,袁红莉,谭伟明.
桑肠杆菌菌株的富硒特性及其喷施对玉米籽粒的硒素强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7):284-290.
被引量:2
10
汪波,林晓波,张静,李文芬.
3种乳酸菌鉴定、筛选、富硒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3):141-144.
被引量:5
1
向华先.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改良策略与推广研究[J]
.农家致富顾问,2015,0(18):81-82.
被引量:2
2
周竹青,朱旭彤.
湖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良策略[J]
.麦类作物,1997,17(5):23-25.
被引量:2
3
卢志红,朱美英,石庆华,潘晓华,徐丰华,邱俊.
硫硅配施对铜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其吸收累积铜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35(6):1134-1139.
被引量:6
4
王建平,乔中英,周新伟,谢裕林,朱勇良.
优质水稻产量性状特点及其改良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2003,31(5):22-23.
被引量:3
5
姚金保.
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良策略[J]
.南京农专学报,2000,16(2):7-10.
被引量:12
6
仲维功,李传国,查元渊.
江苏省籼稻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1995,23(2):12-15.
被引量:4
7
方正,刘维正,杨今胜,翟冬峰,刘为更.
从鲁麦14号的育成论小麦种质资源改良策略[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6):121-124.
被引量:25
8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周朝飞,王龙俊,郭志刚.
江苏省小麦品质现状及品质改良策略[J]
.江苏农业学报,2002,18(2):75-79.
被引量:8
9
何生龙.
生态林业管理现状及改良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2015(15):73-73.
被引量:1
10
吴殿星,夏英武.
食用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及其改良策略[J]
.中国农学通报,1999,15(3):36-39.
被引量:20
饲料工业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