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弗洛伊德、米德的心理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基于对弗洛伊德和米德的心理学说分析,本文探讨了它们二者之间的方法论及其要求下的研究方法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方法论的层面上难以统一,但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可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作者 沃野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3,共5页 Academic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S.弗洛伊德.性爱与文明[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 2S.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纲要[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 3'Anselm Strauss: G.h.Mead on Social Psychology, P.x' [M]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 4Schwartz, H. & Jacobs, J. 'Qualitative Sociology: A Method to the Madness'[M] . New York: Free Press, 1979.
  • 5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M].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 6Mead, G. H.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A] . Charles W. Morris (Ed.) .' George H. Mead: Mind, Self and Society :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M]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 7Mead, G.H. '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 [M]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8.
  • 8沃野.评两种符号互动主义的方法论.学术研究,2000,(2).
  • 9米德 乔治 赫伯特(霍桂桓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 10P.柯尔库夫.新社会学[M].钱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2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