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对偶的生成机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古代诗歌文体中,对偶一直贯穿始终,在早期它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后来它是构成近体诗的必备条件。可以说,对偶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灵魂和生命。“五四”时期,对偶虽被白话文运动的先驱胡适连同“古典文学”一起打倒,但终究是打而不倒。至今,它仍然在诗歌、散文等书面语体中广泛使用。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如在谚语、门联中,也少不了它。为何对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对偶辞格是怎样生成的呢?
作者
李彦苓
机构地区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4期18-20,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对偶
中国古代诗歌
“五四”时期
诗歌文体
白话文运动
修辞手法
古典文学
书面语体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1
唐慧菊.
对偶与诗歌意境的创造[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9(36):62-63.
被引量:1
2
魏松根.
《千里之外》的悲剧意蕴[J]
.词刊,2007,0(6):45-46.
被引量:7
3
李正兵,陈雪莲.
古典诗词中的“电影语言”[J]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2):41-41.
被引量:2
4
丁进.
互文修辞在古典文献研究中的价值[J]
.修辞学习,2007(2):73-74.
被引量:2
5
范洪冰.古诗词的八种开篇样式[J].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04)
6
祝启新.
借得寒梅一缕香——古典诗词梅花意象的文化阐释[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07,0(2):51-52.
被引量:1
7
雷冬梅.
花影妖绕各占春——简析古典诗词中“影”的美学情趣[J]
.语文月刊,2003(10):44-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晓.
在继承中走向流行的古典诗词[J]
.长城,2012(6):86-87.
1
甘以雯.
生命体验与人文情怀[J]
.作品,2011(11):1-1.
2
孙彤.
在分裂的边缘处前行——《金色笔记》印象[J]
.新世纪文学选刊,2008,0(5):61-63.
被引量:1
3
杨克.
回到生存和心灵的现场[J]
.作品,2001(9).
4
王立言.
解读狄金森:《我是家里最小的》[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3):190-192.
5
杨金花.
清澈的拉萨河啊,水西流[J]
.西藏文学,2005,0(4):74-78.
6
哈浩然.
欢乐主页[J]
.八小时以外,2002(8):61-61.
7
王祥,罗彩云.
对偶句常用的修辞手法[J]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14(1):36-39.
被引量:2
8
汤君.
口语体及书面语体的语域标记与翻译[J]
.山东外语教学,2000,21(4):58-61.
9
浩然.
用灵魂和生命镌刻的碑石[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6,0(2):48-51.
10
姜磊.
网络文学价值的冲击与丧失[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0(7):57-57.
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