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试教育在我国科举时代就开始存在。今天,高等教育正在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尽管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不断改革,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依然存在。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比较和对照,从考试本身和教育两个视角分析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进而通过教育以及考试的改革为应试教育提供一些对策。
作者
贾锦钰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24-25,共2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应试教育
考试
教育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潘懋元,陈厚丰.
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8-13.
被引量:145
2
刘海峰等.中国考试发展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
2
潘懋元,吴玫.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
.复旦教育论坛,2003,1(3):5-9.
被引量:576
共引文献
144
1
李明磊,李艳艳.
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分类研究进展——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5):34-42.
2
翁小美,黄大乾,饶丽娟.
我国高等院校分类研究回顾与述评[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5):1-3.
3
宋懿琛.
对大学分类的思考——以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为例[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87-90.
被引量:2
4
徐哲.
独立学院的定位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2):52-54.
被引量:6
5
詹瞻远,严燕.
三位一体:高等学校分类法新探[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3-6.
被引量:3
6
陈厚丰.
高校定位:自生秩序与分类引导有机结合——兼与邓耀彩博士商榷[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6):55-60.
被引量:27
7
陈厚丰.
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分层政策案例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47-51.
被引量:8
8
宋伟.
大学组织设计层级模型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06,22(5):45-53.
被引量:1
9
楼英伟,王建力.
市域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
.高教探索,2007(2):53-56.
被引量:6
10
何超.
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45-48.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86
1
张莉.
浅析现行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152-153.
被引量:8
2
许从付.
论应试教育的不合理性[J]
.成功,2010(12):266-267.
被引量:2
3
肖国刚,马英.
解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元对立[J]
.前沿,2004(9):62-64.
被引量:2
4
王策三.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5-23.
被引量:543
5
钟启泉,有宝华.
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0):3-7.
被引量:168
6
张正江.
素质教育是轻视知识的教育吗?——与王策三先生商榷[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0):8-13.
被引量:17
7
丁远坤.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
.学术交流,2001(5):139-141.
被引量:15
8
夏正江.
果真存在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吗?——与王策三先生商榷[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2):11-19.
被引量:7
9
柯登地.
“课堂主渠道”观点批判[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2):51-55.
被引量:3
10
李耀宗.
发霉的奶酪和填不饱肚子的维C——评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场争论[J]
.浙江教育科学,2005(3):16-1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韦晓岑,韩燕.
浅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
.医学信息,2010,23(16):2532-2533.
2
裴立志.
从荐举制与科举制看当代高考制度遇到的问题[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9):54-56.
3
周红梅.
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1):151-153.
被引量:1
4
王晨筱.
浅论中国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3(47):1-2.
被引量:2
5
陈蓉.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问题讨论综述[J]
.考试研究,2020,16(3):9-18.
6
任扬.
S学院大学生专业课程考试现状的调查分析——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J]
.黑河学刊,2017(1):147-148.
7
王洪艳.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以应试教育和高分低能为例[J]
.科教导刊,2016(9X):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秀芳,王忠强,金季岚.
“亲产业”之大学生电子模拟招投标竞赛开发与研究[J]
.科教文汇,2013(15):49-49.
2
张杰,卢君.
日本宽松教育及其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
.亚太教育,2016,0(16):276-277.
3
梅震宇,谢呈阳.
应试能力会抑制大学生的创业意图吗?[J]
.高校教育管理,2021,15(4):34-43.
被引量:1
4
汪曼.
素质教育落实的实践调查研究——以恩施自治州巴东县为例[J]
.科学中国人,2016(5X).
1
李靖.
基础教育阶段家长与教师间的冲突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
.学园,2012(3):40-41.
2
杨兴国.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冲突事件”之原因及对策分析[J]
.天津教育,2010(7):47-48.
3
朱春玲.
生物教学中学生参与性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文理导航,2011(6):21-21.
4
钱斐,张金梅.
后进生的成因与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3):52-53.
被引量:1
5
李丽纯,杨婉蓉.
考试焦虑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新校园(上旬刊),2010(6):14-15.
6
谢春玲.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策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5):143-144.
被引量:3
7
夏良中.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2016,0(34):58-58.
被引量:2
8
童燕华.
高职学生心理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J]
.北方文学(中),2015,0(9):193-193.
9
田立苗.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1):62-63.
被引量:4
10
陈璐.
高职高专思政课吸引力不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4(2):135-138.
被引量:3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