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化学教育》
CAS
2007年第5期59-59,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32
-
1解延雷,张涛,朱民,辛督强.一种二元溶液折射率的计算方法[J].光学技术,2006,32(z1):108-109. 被引量:6
-
2张涛.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of light on refractive index[J].Chinese Physics B,2004,13(8):1358-1364. 被引量:13
-
3周万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热的分析——常规教学、竞赛辅导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的一次尝试[J].化学教育,2006,27(2):53-53. 被引量:2
-
4朱民,辛督强,解延雷,张涛.三元系无机溶液折射率的计算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2):174-176. 被引量:7
-
5谢吉麟.氢键的本质特征、存在类型及其影响[J].化学教学,2006(8):60-62. 被引量:6
-
6辛督强,朱民,解延雷,张涛.乙酸乙酯-乙苯二元混合溶液的折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6):579-581. 被引量:5
-
7解延雷,朱民,辛督强,张涛.无机溶液折射率与质量浓度关系的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1):47-49. 被引量:6
-
8天津化工研究院.无机盐工业手册(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24-130
-
9J A 迪安.兰氏化学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2003.
-
10周公度.化工辞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6
-
1代伟,罗雪容.关于使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乙醇中水分的再商榷[J].化学教育,2007,28(12):51-52. 被引量:1
-
2刘薇,张涛.溶液混合热效应与折射率变化关系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2):148-150.
-
3葛春洋,马宏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过程热效应的比较[J].化学教与学,2012(9):86-87. 被引量:4
-
4孙影,信欣,许敏.常见物质溶解过程温度变化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18,0(2):75-78. 被引量:3
-
5蒋爽,周琛杰.关于物质溶解问题的思考[J].现代盐化工,2023,50(3):34-36.
-
6谭宇凌.利用微距技术与数字化实验可视化表征“溶解”概念[J].化学教与学,2023(23):74-81.
二级引证文献8
-
1夏小冬,张红俊.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复习策略探讨——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7,0(11):61-63. 被引量:10
-
2裴传友,马善恒,杨芹.应用温度传感器探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热效应[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8):29-32.
-
3杨舒茜,丁伟.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物质溶解吸放热创新实验[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38(1):62-64. 被引量:1
-
4游文强.初中化学溶解热及中和热实验装置改进[J].云南化工,2023,50(11):121-123.
-
5王文娟,龚英,陈继平.物理变化过程的热效应——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可视化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4,41(2):3-6.
-
6包磊,周贤亚,郑蕾,陈宇,黄磊.基于科学创新思维培养的简单蒸馏和分馏实验改进[J].广州化工,2023,51(22):120-122.
-
7付士林,王高原,刘文武.从热效应视角探究碳酸钠与柠檬酸分步反应[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26):65-67.
-
8赵亚楠.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性质对比分析——“小苏打”与“苏打”的故事[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8,0(4X):81-83.
-
1桂红星,罗运军,廖建和,谭惠民.PAMAM/PA6共混合金的结晶结构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0(6):146-149. 被引量:5
-
2尹玉英.螺旋结构和旋光性[J].化学通报,1993(10):1-9. 被引量:29
-
3尹玉英,刘春蕴.1,3-二取代环己烷衍生物的结构和旋光方向[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6,14(1):43-45.
-
4王新中.单线态氧生成的微型化学实验[J].化学教学,2002(8):42-42.
-
5张丽,陈得军,卢雁.蛋白质对H^+的束缚数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187-187.
-
6牛余忠,曲荣君,孙昌梅,陈健.树形大分子/金属配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6,22(3):277-288. 被引量:4
-
7郑世昭,徐伟箭.聚酰胺-胺树形大分子的合成与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4(1):81-84. 被引量:14
-
8宋小平,韩长日.基团电负性研究Ⅶ 基团电负性与R-X键的键裂能[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2,4(2):77-80. 被引量:1
-
9尹玉英,程纪原.光学活性肌醇及其甲基衍生物的旋光度计算[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14(2):158-162. 被引量:2
-
10尹玉英,刘春蕴.1,2-二取代二茂铁衍生物的结构与旋光方向的关系[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5,13(2):4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