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要重视犯罪被害人的心理救助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的权益保护问题已得到重视,但对被害人的权益保护问题还重视不够。从法律的公平角度来讲,受到犯罪严重侵害的被害人权益理应得到保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从心理的角度给被害人以救助,从而使被害人的心理得以抚慰,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
作者
徐凝
机构地区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
恢复性司法
心理救助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1
傅达林.畅通刑事被害人的救助之路[EB/OL].汉网,2007.
2
魏彤.
欧美国家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J]
.中外法学,1996,8(4):61-63.
被引量:22
3
吴丹红.恢复性司法初探.诉讼法论丛:第九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
张庆方.恢复性司法.刑事法评论:第十二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21
1
陈斌.
略论刑事被害人[J]
.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8):93-95.
2
石红梅.
论刑事自诉权的配置[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2):146-156.
3
陈楠.
论刑事被害人诉讼参与权之完善[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50-53.
被引量:1
4
郭宗才.
被害人自诉权研究[J]
.犯罪研究,2005(6):66-71.
被引量:2
5
徐天红.
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保障[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6,18(1):54-57.
6
黄文臻.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探析[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3):45-47.
7
周常志.
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制度及完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5):79-83.
被引量:9
8
黄文臻,李永清.
侦查阶段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研究[J]
.经济师,2008(6):74-75.
被引量:1
9
薛国骏.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J]
.河北法学,2008,26(11):181-185.
被引量:12
10
刘昀.
略论刑事自诉权的结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8):30-31.
同被引文献
33
1
龚子秋.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理论基础论争[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1):82-84.
被引量:7
2
周建华.
论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5):48-54.
被引量:23
3
罗大华,俞亮,张驰.
论刑事被害人的心理损害及其援助[J]
.政法学刊,2001,18(5):1-5.
被引量:18
4
王波.
关于建立我国国家补偿被害人制度的若干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25-28.
被引量:6
5
彭凤莲,陈旭玲.
情理与法的冲突:呼唤刑事附带民事的公费辅助补偿——“马加爵案”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法理评析[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1):79-85.
被引量:3
6
赵树坤,徐振华.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建构论略[J]
.社会科学家,2006,21(4):107-110.
被引量:12
7
赵国玲.
犯罪被害人补偿:国际最新动态与国内制度构建[J]
.人民检察,2006(09S):10-12.
被引量:32
8
[1]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1.
9
任克勤.被害人心理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0
[法]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和审判[M].赵涵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0-51.
引证文献
6
1
蔡君.
以公安工作为视角:留守儿童被害的易发性及防控[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30-32.
2
肖乾利.
浅析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构[J]
.广西社会科学,2008(2):95-100.
被引量:3
3
马迪,许丽.
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研究[J]
.世纪桥,2008(5):62-64.
被引量:3
4
雷连莉.
论被害人被害后心理及其救助[J]
.行政与法,2010(6):112-114.
被引量:5
5
刘雯,罗泽旭.
论生命权与死刑[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24(6):29-31.
被引量:3
6
李婕,罗大华.
被害人心理损害评估及救助方案[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5):29-3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肖乾利,国建,代松.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面临困境和对策的思考——基于宜宾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实证调查[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2):90-95.
被引量:1
2
肖乾利,国建,代松.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再认识[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1(5):156-159.
被引量:4
3
王冠男.
从被害人角度看青少年犯罪预防[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124-126.
被引量:2
4
孙华南.
刑事被害人转向犯罪人的预防[J]
.池州学院学报,2010,24(5):37-40.
被引量:1
5
段景勇.
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的关系[J]
.职业时空,2011,7(2):152-153.
6
吴旗,常雯雯.
强奸案件中被害人翻证的应对[J]
.中国检察官,2011(22):59-61.
7
李洹.
死刑存在的道德合理性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2):31-34.
8
赵迪.
死刑的存废与公民生命权的保障[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6):275-276.
被引量:1
9
胡莹.
刑事被害人心理救助实践性探索——以南京市建邺区检察院模式为样本[J]
.市场周刊,2013,26(9):111-112.
被引量:5
10
贾永健.
当前大众“获得公正审判与司法救济权”观念:历史观察和现代审视[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0(5):128-139.
1
声音[J]
.中国医院院长,2008(11):11-11.
2
焦晶.
别让我们成为“心理灾民”[J]
.中外管理,2008(7):38-39.
3
李其文,孙强,张炜.
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及社会支持——以深圳市娱乐服务场所为例[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4):25-28.
4
李晓童.
受伤的心灵需要持续关爱[J]
.北京观察,2009(5):21-22.
5
杜智娜.
一次未成行的心理救助[J]
.法律与生活,2009(22):4-4.
6
赖永柱.
如何用心理救助提升检查机关的执法水平[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12):70-70.
7
张萌,张莹.
涉诉未成年人社会救助模式的新趋向——心理救助[J]
.学理论,2014(16):150-151.
被引量:1
8
张凌晨.
特殊的心理救助——残疾人心理互助组织初探[J]
.法制与社会,2008(31):224-225.
被引量:4
9
袁建伟.
离退休党员的心理调适问题探讨[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6):39-40.
被引量:1
10
王保硕.
公务员要保持六种人格特征[J]
.现代人事,2003(4):18-19.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