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潮州市夏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1957~2006年潮州市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近20年气温上升明显,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有明显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调整种植季节、种植布局等的农业气象建议.
作者
丁丽佳
机构地区
广东省潮州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953-3954,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潮州市
夏季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分类号
S16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1
参考文献
4
1
广州区域气象中心应用气候研究所.广东省农业气象指标汇编[Z].广州,1993.
2
丁一汇.
气候变化的事实和科学认识[J]
.气象知识,2003(1):8-12.
被引量:17
3
陈淡芳,丁丽佳,陈清辉.
潮州市近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水稻生产对策[J]
.广东气象,2001,23(4):47-48.
被引量:14
4
涂悦贤,王惠英,张金标.
广州市北部山区发展渡夏蔬菜气候资源与区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8,19(4):30-3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潘嘉念 涂悦贤 等.《广东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对策》[M].气象出版社,2000,5..
共引文献
30
1
薛丽芳,王春林,申双和.
粤北南岭精细化气候资源分布及区划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S1):178-183.
被引量:11
2
丁丽佳,谢松元.
气候变暖对潮州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和对策[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S1):97-102.
被引量:23
3
陈红梅,张耀存,何凤翩.
上海气温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及年代际差异[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28(6):778-786.
被引量:4
4
廉丽姝,李为华,朱平盛.
山东省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J]
.气象科技,2006,34(1):57-61.
被引量:112
5
云雅如,方修琦,王丽岩,田青.
我国作物种植界线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响应[J]
.作物杂志,2007(3):20-23.
被引量:59
6
陈锡阳.
气象统计污秽与污闪预警的探讨[J]
.高电压技术,2007,33(9):211-213.
被引量:7
7
朱秀红.
五莲县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分析及农业对策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4):90-91.
被引量:5
8
郑丽娜,靳军,李建明.
东营市暴雨气候特征[J]
.气象,2008,34(8):58-62.
被引量:7
9
丁丽佳.
潮州近50年农业气候变化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1019-11021.
被引量:2
10
兰芳,李素清.
山西岚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4):110-11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6
1
肖风劲,张海东,王春乙,王邦中,刘海波,王长科.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S1):327-331.
被引量:113
2
秦大河.
进入21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J]
.科技导报,2004,22(7):4-7.
被引量:135
3
廉丽姝.
山东省气候变化及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
.气象科技,2005,33(1):73-76.
被引量:64
4
施能,陈家其,屠其璞.
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J]
.气象学报,1995,53(4):431-439.
被引量:616
5
信乃诠,程延年.
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1995,11(3):1-4.
被引量:19
6
周孚明.
机修梯田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4):65-67.
被引量:6
7
蔡运龙,Smit.,B.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J]
.地理学报,1996,51(3):202-212.
被引量:233
8
车少静,智利辉,冯立辉.
气候变暖对石家庄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农业气象,2005,26(3):180-183.
被引量:87
9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被引量:1190
10
宋巧云,魏凤英.
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
.气象科技,2006,34(1):1-6.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8
1
丁丽佳,谢松元.
气候变暖对潮州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和对策[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S1):97-102.
被引量:23
2
丁丽佳.
潮州近50年农业气候变化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1019-11021.
被引量:2
3
丁丽佳.
潮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J]
.气象科技,2009,37(2):190-195.
被引量:22
4
王一姝,高晓东.
近50年夏季气候变化及对嘉定农业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0,51(1):148-151.
被引量:5
5
蔡赛缄,谢松元,丁丽佳.
潮州市夏季高温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系统[J]
.广东气象,2010,32(5):23-25.
被引量:10
6
郭子安.
黄土区机修梯田施工工程设计优化方法初探[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47(7):46-47.
被引量:1
7
谢龙生,周伟导,黄绍军.
蕉岭县高温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系统[J]
.内江科技,2012,33(7):46-46.
8
姜纪峰,顾芹芹.
青浦夏季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J]
.上海农业科技,2012(6):30-3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吴有训,束长汉,程雪生,曹树新,苏雷,金飞胜.
宣城市2008年气候影响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211-4214.
被引量:5
2
陈立春,郭磊,宋波,李永华.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79-15782.
被引量:18
3
赵美华.
分宜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苎麻生产的影响和对策[J]
.中国麻业科学,2010,32(1):48-50.
被引量:8
4
王一姝,高晓东.
近50年夏季气候变化及对嘉定农业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0,51(1):148-151.
被引量:5
5
陈俊洁.
浅谈广东省韩江南北堤蛴螬的防治[J]
.广东科技,2010,19(14):32-33.
6
闫海龙,刘文辉,孙明远.
承德县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329-330.
被引量:1
7
薛昌颖,刘荣花,吴骞.
气候变暖对信阳地区水稻生育期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10,31(3):353-357.
被引量:28
8
张天宇,程炳岩.
重庆高温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变化及其情景预估[J]
.气象科技,2010,38(6):695-703.
被引量:12
9
丁丽佳,郑有飞,王春林,凌良新.
潮州市近53年气温变化特征[J]
.气象科技,2011,39(1):44-49.
被引量:13
10
郭瑞鸽,刘寿东,杜筱玲.
江西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变化及其对双季早稻物候期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1):12-16.
被引量:17
1
孙宏勇,刘昌明,王振华,张喜英,董博飞.
太行山前平原近40年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6):18-21.
被引量:22
2
王亚婷,马强,李红霞,杨彭怀,陈利伟.
近50年西吉县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49-50.
被引量:2
3
肖登攀,齐永青,王仁德,刘剑锋,栗志强.
1981—2009年新疆小麦和玉米物候期与气候条件变化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6):189-194.
被引量:25
4
王一姝,高晓东.
近50年夏季气候变化及对嘉定农业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0,51(1):148-151.
被引量:5
5
孙彦坤,高松阳,曹义娜,许佳琦,王振华.
基于降水量的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适宜性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48(1):33-41.
被引量:5
6
易浪,任志远,崔宇,任云.
陕西省1961年~2011年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8(4):592-600.
被引量:9
7
谭奎,张国春,幸晓燕.
丰都县冬闲田气候资源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53-254.
8
陈英玉,蒋复初.
共和盆地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响应[J]
.地理研究,2009,28(2):363-370.
被引量:7
9
陈怀亮,张雪芬,赵国强,刘伟昌,余卫东.
河南省春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J]
.河南气象,2006(1):47-52.
被引量:20
10
孙小龙,廖铭超.
贺州市近54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04-15804.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