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经》中“阴阳”语义解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整理《内经》285条“阴阳”语词,得出结论:①165条指代具体的事物或现象;②109条指代阴阳二气;③11条用于篇名或书名。进而分析归纳出《内经》时代天人合一、意象一体的阴阳观:①以自然气象的直观认识为基础;②阴阳具有普遍性。
作者
方亚利
孙广仁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25-227,共3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内经
阴阳
释义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44
1
陈赟.
《周易》的阴阳学说及其对实在的理解[J]
.周易研究,2002(5):48-53.
被引量:2
2
孙广仁.
《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40-142.
被引量:43
3
孙广仁.
《内经》中阴虚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3):221-223.
被引量:4
4
孙广仁.
《内经》中阳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4):300-301.
被引量:13
5
战佳阳,毕秀丽,赵明山.
《内经》养生理论体系的构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84-85.
被引量:4
6
张继伟.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字义探寻[J]
.河南中医,2006,26(4):12-13.
被引量:4
7
李瑞池.
从“二阳结 谓之消”谈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机[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45-546.
被引量:18
8
周正.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新释[J]
.中医文献杂志,2007,25(1):43-44.
被引量:2
9
孙广仁.
《内经》中有关精气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的辨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4):224-225.
被引量:5
10
贾海骅,王仑,赵红霞,李海玉.
从宗气论治劳倦的机理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336-33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管桦桦,杨志敏,老膺荣.
“扶阳抑阴”论据梳理与分析[J]
.江苏中医药,2016,48(2):69-71.
被引量:5
2
杨德威,孙洁,智屹惠,岑秉融,黄培,徐裕坤.
浅谈《黄帝内经》的房劳致病思想[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9):695-699.
被引量:13
3
王思成,温雅璐,丛佳林,杨玉涵,张力,杨晓晖.
对“二阳结谓之消”的再认识[J]
.北京中医药,2020,39(6):580-582.
被引量:4
4
赵赫群,谢连娣.
肌肤甲错非独瘀血[J]
.现代中医临床,2023,30(4):91-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刘清心,于睿,李东文.
扶阳抑阴法治疗冠心病理论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2):157-160.
被引量:8
2
单思,严小军,刘红宁.
阴虚的现代研究探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9):1501-1505.
被引量:8
3
王嘉伦,卫军营,范建伟,杨洪军,张卫,苏瑞强.
基于古代文献分析经典名方四逆汤的主治疾病[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8):1-4.
被引量:11
4
王佳佳,钟晨,陈婷,王智瑜,董晓英,白义德.
张景岳谈《黄帝内经》养生思想[J]
.继续医学教育,2019,33(8):152-154.
被引量:6
5
郑云阳,陈贵海.
以五脏视角探讨“过用”理论[J]
.环球中医药,2019,12(12):1841-1845.
被引量:1
6
王静.
针刺治疗阴蒂异常勃起1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81-82.
7
汪岱,徐新宇,金玉婷,周文玉,黄顺.
基于《傅青主女科》探讨妇人小产的防与治[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1):35-37.
被引量:3
8
李晨龙,赵佥,马砚涛,杨碧霞,沈润辉.
武威汉代医简“治诸癃方”治疗石淋临床疗效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J]
.光明中医,2020,35(12):1793-1796.
被引量:2
9
周婉妃,杨洁.
黄元御《四圣心源》论治黄疸病初探[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28(10):818-820.
被引量:6
10
刘德果,陈其华.
《杂病源流犀烛》论治男科疾病思想探微[J]
.陕西中医,2021,42(1):93-95.
被引量:1
1
蒋诗超,房敏,程英武,张仲博,周强,姚斐.
从中医体质学说探讨推拿的临床辨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29-30.
被引量:3
2
孙飞,林大勇,关庆增.
《金匮要略》对腠理解释之我见[J]
.中医药导报,2007,13(9):21-22.
被引量:3
3
吴琼.
谨和五昧 中医的饮食之道[J]
.养生保健指南,2013(6):32-32.
4
荣翠平,赵育芳.
从整体观探析钱乙的“脾主困”思想[J]
.光明中医,2010,25(3):407-409.
被引量:5
5
叶发期,王毅华.
桂枝汤溢汗解[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223-224.
被引量:1
6
李业申,李国臣,崔文艺.
郁说[J]
.河南中医,2012,32(2):141-142.
被引量:7
7
梁基英.
以指代针除病痛[J]
.上海科学生活,2001(10):80-80.
8
王雷,李天赐,徐姗姗,彭波,徐发飞,王飞.
胃痛六经辨治初探[J]
.四川中医,2016,34(5):35-38.
被引量:8
9
姚洁敏,严世芸.
《诸病源候论》文献研究思路述评与展望[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3):480-483.
被引量:10
10
王建玲.
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漫谈补中益气汤[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7,0(2):22-22.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