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教育的中西哲学思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对创新教育、儒家哲学和超人哲学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并进一步探索这两种哲学理念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希望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作者
王雪梅
机构地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69-71,共3页
Continuing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金基项目"
山东省社科联
教育厅项目资助
关键词
创新教育
超人
儒家哲学
启示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2]顾明远.创新教育新论序言[M].东方出版中心,2001.
2
[3]周元武.创新教育评价序二[M].东方出版中心,2001.
3
马毅.
21世纪初国内尼采哲学研究概述[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31-3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张辉.
尼采审美主义与现代中国[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9-184.
被引量:8
2
梦海,田吉述.
人性的,太人性的——论尼采的人道主义及其现代意义[J]
.长白学刊,2002(4):39-43.
被引量:2
3
梦海,陈新.
肯定的原理——论尼采的“命运之爱”[J]
.史学理论研究,2001(2):129-133.
被引量:1
4
叶秀山.
试释尼采之“永恒轮回”[J]
.浙江学刊,2001(1):5-11.
被引量:5
5
汪顺宁.
权力意志与艺术——论尼采美学的基本问题[J]
.哲学研究,2002(4):61-67.
被引量:10
6
傅永军,刘平.
试论尼采的反政治与反主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3-57.
被引量:1
7
马天俊.
重思尼采:反叛与回归──兼谈形而上学的本性[J]
.社会科学战线,2000(2):77-83.
被引量:4
8
叶秀山.
何谓“超人”?——尼采哲学探讨之二[J]
.浙江学刊,2001(5):5-11.
被引量:7
9
范岱年.
尼采研究的新趋向——《尼采与科学》(二卷集)评介[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5):65-68.
被引量:2
10
陈炎.
尼采的“永恒循环”:一种难以成立的形而上假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2):53-5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2
1
闵抗生.
“超人”——尼采全部著作的主题[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37-41.
被引量:1
2
郭兴举.
尼采的教师观[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6):34-36.
被引量:2
3
薛晓阳.
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3):96-101.
被引量:22
4
郑国华,薄雪松,肖正,尹国昌.
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314-317.
被引量:38
5
范志军.
为了文化的教育——青年尼采教育思想简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07,5(4):28-31.
被引量:4
6
梁展.
文化教育与存在的敞开——读尼采的《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J]
.中国图书评论,2007,30(12):19-23.
被引量:1
7
程从柱,吴秋芬.
论尼采“成为你自己”的教育学意蕴[J]
.皖西学院学报,2008,24(1):150-153.
被引量:1
8
杨旸.
对尼采教育思想的重新认识[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1):43-46.
被引量:5
9
石中英,程从柱.
尼采“精神三重境界”思想的教育学意蕴[J]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6):130-133.
被引量:7
10
程从柱,郭兴举.
从作为教育家的艺术家到人生哲学家——尼采教育思想的演进[J]
.教育学报,2010,6(3):26-3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王璐,杨乐,李亚龙.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与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研究[J]
.成人教育,2011,31(7):110-111.
被引量:2
2
温辉,彭正梅.
中文教育尼采的发现及其国际比较:一种基于百年中文文献的综述[J]
.比较教育学报,2020(3):100-1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军.
中国现代化条件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延伸[J]
.体育科技,2020,41(4):67-68.
2
杨毅宁.
不同锻炼方式对中职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分析[J]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41(5):683-690.
1
朱庆葆.
开发学生潜能是教育家的使命[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
2
李兴韵.
爱智者的教育史之旅——读袁征先生《孔子·蔡元培·西南联大——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转折》[J]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8(4):60-62.
3
王纳新.
教师把握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辨[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2):5-5.
4
欧阳美才,梁丽玲.
刍议当前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异化现象[J]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126-129.
被引量:1
5
李萱.
教育应该回归启蒙[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3):77-80.
6
俞发亮.
呼唤理性思维[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6).
被引量:1
7
张怀英,吴盛卿.
《学记》“善喻”教学思想的探析与应用[J]
.中国电子教育,2010(2):21-24.
被引量:1
8
李晔.
在“生活教育”的百花园中行走[J]
.山西教育(管理版),2017,0(1):27-29.
9
李秀华.
“亲亲课堂”儒家哲学思想辨析[J]
.师资建设,2014(8):91-93.
10
李建国.
敬业精神[J]
.中国纤检,2005(10):47-47.
被引量:1
继续教育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