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高建平研究员访谈
被引量:1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1,共6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8
-
1叶燮.《原诗·内篇下》.
-
2爱德华·W·萨义德 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M].三联书店,2002年.第85页.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
6黄克剑.《人文学论纲》[A]..《黄克剑自选集》[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7韩庆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三种路径及其回应》,见赵剑英、孙正聿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
8孙利天.《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见赵剑英、孙正聿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
1上网与不上网女人的区别[J].妇幼健康,2004(11):84-84.
-
2王啸飞.图像转向的悖论——一种非精英主义的解释[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6):47-49.
-
3魏晓笛.网络道德的理性思考[J].理论学刊,2001(4):104-104.
-
4王路军.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0(9):18-19. 被引量:6
-
5郑二利.米歇尔的“图像转向”理论解析[J].文艺研究,2012(1):30-38. 被引量:44
-
6彭锋.哲学在艺术中该如何出场[J].中国美术馆,2009(8):92-92.
-
7尹庆红.跨文化的美学研究——高建平教授美学研究与理论实践[J].文艺争鸣,2015(5):91-95.
-
8赵静霞.浅谈移情说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10):60-61.
-
9杨荣.网络伦理问题之我见[J].甘肃理论学刊,2003(4):50-53. 被引量:2
-
10刘金光.国际互联网与宗教渗透[J].中国宗教,2003(8):27-29. 被引量: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