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探究苏轼作品中的月亮意象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月亮,作为一种变幻的意象,同时也是一组多元的象征,从古至今,以其独特的清冷神秘引发着人类无尽的幻想,也因诗人们独特的人生经历赋予她种种超越时空、历古常新的人格力量,蕴含着丰厚的哲理和悠远的文化韵味。可以说,月亮作为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自然物象之一,已经成为诗人创作的一种情结。月亮情结穿越千年而愈加经典,成为人们内心深处共通的情感认副,原因之一,便是一批出色的诗人对于月亮不断作出创造性的描述。苏轼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作者 明道金 项健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5期28-29,共2页 Modern Chines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 1[2]孔凡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2[4]梁廷楠,汤开建,陈文源.东坡事类[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
  • 3[7][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1
  • 4[11]苏辙(曾枣庄,马德富点校).栾城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5[1]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M].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 6朱靖华.苏轼的创造及其人格魅力——纪念苏轼逝世900周年[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21(6):1-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