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鲁迅《故事新编》中的“油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鲁迅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中“油滑”的创作方式进行阐释。首先,指出“油滑”的创作风格如何而来,并举例说明了其运用油滑的不同方式。透过对古人“不敬”的“油滑”背后,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油滑”而不“庸俗”,揭示历史又不受史料的羁绊,体现了鲁迅浓厚的写作技巧和睿智。
作者
戚雪娟
邵百艳
机构地区
大连艺术职业学院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4S期158-158,53,共2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油滑
文化
反思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卢志娟.
由崇高到滑稽——论《故事新编》的英雄悲剧[J]
.阴山学刊,2005,18(2):27-29.
被引量:1
2
秦方奇.
超越时空的契合——《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92-95.
被引量:4
3
江胜清.
论《故事新编》的荒诞感[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6):90-93.
被引量:6
4
孙刚.
文化寓言:《故事新编》文类研究[J]
.文艺理论研究,2003(5):90-96.
被引量:12
5
刘延红.
历史的穿透力与感受力——论《故事新编》的文化批判和生命体验[J]
.鲁迅研究月刊,2002(4):63-68.
被引量:7
6
周海波.
英雄的无奈与无奈的英雄──关于《奔月》与《铸剑》的重新阅读[J]
.鲁迅研究月刊,1998(12):35-40.
被引量:13
7
倪玉联.
对儒家思想的深刻反思─—《故事新编》本体意义新探[J]
.中州学刊,1994(5):81-8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张直心.
论鲁迅对《二心集》型批评文体的反拨[J]
.鲁迅研究月刊,1997(3):32-38.
被引量:3
2
钱理群,吴晓东.
文学的转型与新文化运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略》选载之一[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3(4):29-35.
被引量:12
3
.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56,512,513.
4
童浩瑾.关于《故事新编》的评价问题[M]..《故事新编》新探[C].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211.
5
唐弢.故事的新编新编的故事—谈《故事新编》[M].孟广来韩日新.《故事新编》研究资料[M].山 东文艺出版社,1984.258.
6
茅盾.玄武门之变·序[M].孟广来韩日新.《故事新编》研究资料[M].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137.
7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M].,..
8
沃尔什 何兆武等译.《历史哲学导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8—169页.
9
梁启超.《致南海夫子大人书》[A]..《梁启超年谱长编》[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6页.
10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98-99页.
共引文献
29
1
张永强.
论鲁迅《铸剑》的复仇美学[J]
.上海鲁迅研究,2021(3):110-125.
2
陈正海.
论《故事新编》中的“无物之阵”[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69-71.
3
崔云伟,刘增人.
2003年鲁迅研究论文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05(1):28-34.
4
魏建,卢国华.
2003年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1):251-284.
被引量:3
5
苏懿,程德强,潘颖.
近十年《故事新编》研究综述[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2):50-57.
被引量:5
6
崔云伟,刘增人.
2004年鲁迅研究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05(5):128-135.
7
蒋济永.
《奔月》的“故事”构造与意义生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2):197-208.
被引量:7
8
赵弼.
论鲁迅在《故事新编》“油滑”中的现实批判性[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49-51.
被引量:1
9
张素丽.
鲁迅《补天》的“对话”诗学[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1):77-79.
被引量:1
10
刘殿恒.
十字轴渗碳淬火膨胀量的确定及应用[J]
.机械工人(热加工),1999,23(12):31-31.
1
李金涛.
“反讽”:打开中国现代小说精神空间的另一钥匙——以对鲁迅《故事新编》的解读为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18-20.
被引量:7
2
裴合作.
鲁迅笔下女娲的后裔们——鲁迅《故事新编》人物解析[J]
.山花,2008(15):127-129.
3
赵弼.
鲁迅《故事新编》的创作心理及源泉[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62-63.
4
高海燕.
鲁迅《故事新编》“油滑”小议[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8(4):78-80.
5
彭旑婧.
鲁迅《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研究[J]
.山西青年,2015,0(24):175-175.
6
范荟.
以史为锅,熬近代中国之药——鲁迅《故事新编》读后感[J]
.商情,2013(15):277-277.
7
甘秋霞,何希凡,许海斌.
“油滑”与民间表达形式的现代“新编”——论鲁迅《故事新编》对民间传说的艺术阐扬[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2):64-65.
8
李洋.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神话原型解读[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28(1):9-11.
9
武红霞.
以子君和嫦娥为例探讨鲁迅笔下女性的出路[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4):28-28.
10
汪星明.
鲁迅《故事新编》新论[J]
.社会科学家,1996,11(5):47-51.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 第04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