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释“和实生物”——兼论当代中国社会理念的转型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核心理念则可以一个“和”字来表示。“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乃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共识,“和实生物”则是其理论总结。“和实生物”的要点有三:在“和”的体性问题上,必须树立“不同而和”的观念;其运作方式,或可概括为“和而不同”;“和”的功能,则是“和故能生”。“和实生物”作为传统文化的精义,自近代以来却因为“竞争”与“革命”等观念的发扬而受到冷落,这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密切相关,也同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分不开。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是在一个较为狭窄也较为紧迫的时空范围内展开的,面临的矛盾与冲突亦更为复杂多样,它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力争将各种对立的因素和斗争的力量消纳、化解到一体化建构的良性互动中去,这就需要重新启动古老的“和”的智慧,让“和实生物”一语再度焕发光彩。
作者 陈伯海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7,共7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正蒙太和篇[M]//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宋元明之部.北京:中华书局,1962:90.
  • 2方逢辰.赣州兴国先贤祠堂记[M]//蛟峰文集:卷五.四库全书本.
  • 3《易·象传》.
  • 4《彖传》.
  • 5帛书本《老子》甲本,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5页.
  • 6.《韩非子·忠孝》[M].,..
  • 7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引《礼纬·含文嘉》.
  • 8《白虎通·三纲六纪》.
  • 9董仲舒.《对策三》.《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两汉之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0页.
  • 10《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3页.

共引文献33

同被引文献23

  • 1司马迁.《报任安书》[A]..《汉书·司马迁传》[C].中华书局,1962年版..
  • 2《尚书·周书·泰誓上》.见《二程集》第1册,第117页.
  • 3刘道玉.办几所象牙塔式大学又何妨[N].南方周末,2010-04-28(29).
  • 4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 5《墨子·兼爱上》.《墨子全译》第304页,巴蜀书社2000年10月版.
  • 6.《论语·子路》[A]..《四书集解》[C].古籍出版社,..
  • 7韩愈.《原道》[A]..《韩昌黎文集》卷一,《四部备要》本[C].,.第4页.
  • 8.《论语·学而》[A]..《十三经今注今译》[C].岳麓书社,1994年4月.第1882页.
  • 9《论语·泰伯》.《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87页.
  • 10《协同学》,第7、9页.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