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温环境下春小麦的阶段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稳定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苏丹进行了两个生长季节的研究,检测了小麦不同物候期温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和品种产量的稳定性。分别于11月早期和晚期及12月中期在重粘土上种植5个品种。各物候期的持续时间受品种和播期影响,这些小麦品种整个生育期的总积温为2390℃.d。粒重与灌浆期间的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且温度每上升1℃,粒重下降4mg。这似乎表明,在如此的高温环境下,最好的计划应是:在生长季节,晚熟品种早播,早熟品种晚播,这样可使抽穗处于最冷凉的时期。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在穗粒数、粒重和产量上达极显著水平。品种ElNeilein在各种环境下,产量都很高,稳定性较大。
出处 《麦类作物》 CSCD 1997年第2期49-52,共4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