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环境侵害与环境法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这两种现象。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侵害是现代社会新型侵害行为,其概念至今尚未统一;且其具有与传统侵害行为迥异之性质,致使传统法学理论在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面前不得不重作调整,从而推动环境法理论的发展。
作者
陈泉生
周辉
机构地区
福州大学法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128,共7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环境侵害
环境法理论
发展
分类号
D912.9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9
1
刘清波.《浅论公害的法律问题》[J].法律评论,1972,.
2
郑玉波.《公害与民事责任》,《民商法问题研究》(一),台湾大学法学丛书,1976年出版,第151页.
3
施健生.《经济学原理》,台湾:"大中国"图书公司,1974年版,第147、181、365页
4
W.Kapp,The Social of Private Enterprise,1971.
5
Osborn,The Concise Law Dictionary,p.238,World Book Enclopedia,pp.5795,1954.
6
刘绍猷.《公害等所生损害之救济(一)》[J].法律评论,1971,.
7
张自强.《公害於民法上救济方法之研究》,台湾:中兴大学硕士论文,1975年,第9-10页.
8
刘敏卿.《公害法新理念及实例论集》,1984年,第19页.
9
Westmann,Sachenrecht,5Auf.1966,P.306.
同被引文献
102
1
王灿发,李丹.
循环经济法的建构与实证分析[J]
.现代法学,2007,29(4):106-112.
被引量:12
2
王明远.
相邻关系制度的调整与环境侵权的救济[J]
.法学研究,1999,21(3):101-110.
被引量:45
3
陈泉生.
环境侵害及其救济[J]
.中国社会科学,1992(4):171-183.
被引量:11
4
丘国堂.
浅谈环境法中的损害赔偿问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4,38(5):96-101.
被引量:1
5
汪劲.
日本环境基本法[J]
.环球法律评论,1995,17(4):86-92.
被引量:11
6
吴卫星.
环境权内容之辨析[J]
.法学评论,2005,23(2):140-144.
被引量:61
7
李艳芳.
关于制定《环境损害赔偿法》的思考[J]
.法学杂志,2005,26(2):65-67.
被引量:11
8
蔡守秋,海燕.
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3):97-102.
被引量:38
9
马骧聪.
环境问题考量政府依法行政[J]
.绿叶,2007(1):24-26.
被引量:1
10
徐祥民,邓一峰.
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兼论环境法的使命[J]
.法学论坛,2006,21(2):9-16.
被引量:91
引证文献
7
1
周珂,楚道文.
生态文明语境下环境资源法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J]
.法学家,2008(1):88-92.
被引量:4
2
钱慧智.
论不同语境下次生环境问题的名称界定[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25(4):63-67.
3
周骁然.
民法典中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选择-基于法学、环境科学的交叉视野[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1):133-140.
被引量:7
4
徐以祥,李兴宇.
环境利益在民法分则中的规范展开与限度[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6):81-90.
被引量:18
5
赵悦,刘尉.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一审稿”生态环境公益损害民事救济途径辨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3):20-31.
被引量:10
6
代杰,徐建宇.
《民法典》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责任:原因行为导向与公私益救济衔接——以206份裁判文书为样本的实证研究[J]
.法律适用,2020(23):101-112.
被引量:4
7
童光法.
环境损害概念辨析——兼论《环境保护法》相关条文的理解[J]
.清华法治论衡,2016(1):184-19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王干,蔡相辉.
环境法典编纂背景下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建构理路[J]
.江西社会科学,2022,42(12):171-179.
被引量:1
2
吴凯杰.
法典化背景下环境法规范的类型区分与体系归属[J]
.法学,2022(6):158-174.
被引量:17
3
刘坤华.
浅析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9):34-35.
4
赵悦,刘尉.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一审稿”生态环境公益损害民事救济途径辨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3):20-31.
被引量:10
5
孙佑海,王倩.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绿色规制限度研究——“公私划分”视野下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纳入民法典的异见[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9(5):62-69.
被引量:48
6
杜维超.
论法学教育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8(4):58-74.
被引量:9
7
李双志.
分析民法典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J]
.法制博览,2019,0(29):187-188.
8
管仲.
试论环境纠纷审判机制的完善[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4):97-102.
9
潘佳.
国家公园法是否应当确认游憩功能[J]
.政治与法律,2020,0(1):128-138.
被引量:12
10
乔新蓉.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究[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0(6):94-95.
1
王雅洁,赵瑞.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刍议[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2):144-145.
2
吴璨.
再论环保法庭审判模式[J]
.太原大学学报,2015,16(2):36-39.
被引量:2
3
刘爱军.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理论变革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140-142.
被引量:5
4
孙艺超.
我国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J]
.法制与社会,2007(11):157-158.
被引量:3
5
程杰.
论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增设[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4,0(6):51-52.
6
张宗厚.
法学理论必须变革和更新[J]
.中国法学,1988(1):29-33.
被引量:1
7
王紫零.
后现代法学中的环保思想[J]
.福建法学,2012(3):29-33.
8
徐祥民.
环境保护走向何方——评《后代人权利论批判》[J]
.荆楚学刊,2014,15(3):76-78.
被引量:2
9
李平,王鑫鹏.
人身能够成为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刍议[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2-74.
被引量:1
10
魏明杰.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环境法律责任[J]
.探索与争鸣,2009(12):56-58.
被引量:2
东南学术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