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学道德教育“人本回归”的价值维度解读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实现“人本回归”已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真正把“人本回归”的理念落实到大学德育过程中,必须有机地协调和优化德育内容的各种价值关系:一是要实现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二是要实现德育结构中教育与受教育者“双主体”价值的统一,三是要实现大学生现阶段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作者 李进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5期56-58,共3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4

  • 1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3(4):131-136. 被引量:69
  • 2冯友兰,涂又光.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J].哲学研究,1987(6):39-44. 被引量:18
  • 3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 4赫舍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 5戚万学 杜时忠.现代道德教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 6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 7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 8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彭柏林.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二重性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 10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共引文献159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