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赤潮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的海洋污染监测主要依靠船只定期调查和岸滨人工定期观测。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发现短周期的尤其是赤潮灾害等突发性的变化。近年来,国内外监测赤潮的主要手段是船只和飞机或卫星。常规船只监测赤潮需要采样进行生物、化学分析,既耗材又费时费力。飞机和卫星监测费用高,且受天气等限制。
作者
叶丽娜
机构地区
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厦门科技》
2007年第3期44-47,共4页
Xiamen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监测预警体系
赤潮灾害
海洋污染监测
卫星监测
化学分析
船只
突发性
短周期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77
1
周成旭,汪飞雄,严小军.
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对赤潮异弯藻细胞稳定性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2008,27(1):17-19.
被引量:9
2
彭智敏.
统筹水资源利用保护 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J]
.政策,2013(10):48-49.
被引量:2
3
曾江宁,曾淦宁,黄韦艮,郑平,周青松,陈全震,高爱根.
赤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东海海洋,2004,22(2):40-47.
被引量:30
4
韦蔓新,何本茂,赖廷和.
廉州湾赤潮形成期间pH值和溶解氧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J]
.广西科学,2004,11(3):221-224.
被引量:9
5
许昆灿,暨卫东,周秋麟,吴省三,陈宝红,蓝虹.
表观增氧量在近岸海域赤潮快速评价与预警中的应用[J]
.台湾海峡,2004,23(4):417-422.
被引量:17
6
符文侠,黄文祥.
中国沿海赤潮危害及原因分析[J]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4,11(1):45-47.
被引量:3
7
王福豹,史龙,任丰原.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自身定位系统和算法[J]
.软件学报,2005,16(5):857-868.
被引量:672
8
徐宁,段舜山,李爱芬,刘振乾.
沿岸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发生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05,25(7):1782-1787.
被引量:24
9
汤坤贤,游秀萍,林亚森,陈敏儿,沈东煜,林泗彬.
龙须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J]
.生态学报,2005,25(11):3044-3051.
被引量:58
10
张俊峰,俞建良,庞海龙,邓文君,吴迪生,李华健,赵雪,陈惠君.
利用水文气象要素因子的变化趋势预测南海区赤潮的发生[J]
.海洋预报,2006,23(1):9-19.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9
1
刘莹,王小英.
赤潮监测中的数据传输问题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8):5307-5309.
2
胡任,杨灿军,范双双.
赤潮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J]
.轻工机械,2011,29(6):78-82.
3
李忠强,王传旭,卜志国,姜希波,曲亮.
水质浮标在赤潮快速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1):63-65.
被引量:6
4
晋利,杨知勋.
秦皇岛近海有害藻华发生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1):40-42.
被引量:7
5
彭模,刘明,潘锡山,李乾生.
长江口海域赤潮发生与天气形势关系浅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3):88-92.
被引量:2
6
苏新红,金丰军,杨奇志,陈火荣,俞秀霞,李雪丁,郭民权,刘秋凤,罗娟.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福建海域赤潮预报方法研究[J]
.水产学报,2017,41(11):1744-1755.
被引量:13
7
罗文.
赤潮灾害的防控综述[J]
.城市地理,2015,0(7X):54-55.
8
李斌,刘保良,陈旭阳,凌琳,高劲松.
基于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浮标数据的钦州湾藻华过程研究[J]
.广西科学,2021,28(1):30-36.
被引量:3
9
刘楠楠,朱庆林,武文,姜秉国.
墨西哥湾赤潮综合观测系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海洋湖沼通报,2019(1):113-118.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赵聪蛟,周燕.
国内海洋浮标监测系统研究概况[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11):13-18.
被引量:59
2
胡蓉,魏艳,马方方.
大鹏湾两次溶解氧骤降事件对比与分析[J]
.海洋技术,2014,33(2):24-28.
被引量:5
3
李娜,范海梅,许鹏,叶属峰.
BP神经网络模型在象山港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28(1):125-133.
被引量:16
4
陈洋洋,陈新军,郭立新,方舟.
基于不同气候条件的中西太平洋鲣鱼渔场预报[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28(1):145-153.
被引量:1
5
李炳南,杨建洪,蒋雪中,吴彤.
基于多源数据的海水水质空间评价系统设计[J]
.海洋环境科学,2015,34(1):113-119.
被引量:6
6
于家斌,许继平,王小艺,安孟夏,韩孝军,杨斌.
岸站式河湖水质远程监控柜设计与开发[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5,32(1):62-66.
7
王艳玲,许颖,孙立娥.
胶州湾水质状况及污染源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4):86-89.
被引量:2
8
邹佳君,朱凌宇,刘明华.
秦皇岛西浴场浒苔暴发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6(1):74-76.
被引量:2
9
赵宾峰,冯辉强,林桂芳,甘付兵.
宁波市近岸海域在线监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
.海洋信息,2017,32(1):8-16.
被引量:3
10
曹西华,俞志明,宋秀贤,袁涌铨,吴在兴,贺立燕.
秦皇岛入海河流的污染水平、排放特征及对褐潮暴发区生源要素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2017,48(5):970-981.
被引量:10
1
洪华生.
海洋污染监测与毒理学研究动向[J]
.国际学术动态,1995(4):22-22.
2
李宗品,范志杰.
我国海洋污染监测十年概况[J]
.海洋环境科学,1989,8(2):40-44.
被引量:5
3
施华宏,黄长江,谢文勇.
用疣荔枝螺性畸变监测海洋有机锡污染的方法初探[J]
.海洋环境科学,2002,21(4):37-41.
被引量:20
4
白树猛,田黎.
指示生物在海洋污染监测中的应用[J]
.海洋科学,2010,34(1):80-83.
被引量:6
5
冯涛.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纵横,2015,0(11):3-4.
6
吴世炎,施纯坦,陈进兴.
^(90)Sr和^(137)Cs的联合分析及其在海洋污染监测中的应用[J]
.海洋环境科学,1990,9(4):65-70.
被引量:9
7
李铜基.
航空遥感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作用[J]
.海洋技术,2000,19(C00):37-38.
8
阎铁,吕海晶.
底栖动物与海洋污染监测——Ⅰ.生态学的方法[J]
.海洋环境科学,1989,8(2):45-52.
被引量:8
9
张彬彬.
海洋污染与监测[J]
.海洋地质动态,2004,20(3):1-4.
被引量:11
10
林志芬,王连生,钟萍,殷克东,杜建伟.
海洋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
.海洋环境科学,2006,25(1):88-93.
被引量:18
厦门科技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