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仪的临床意义和应用范围
出处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2期1598-1599,共2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
1周永列.酸碱血气分析标本自身质量控制的因素探讨[J].陕西医学检验,1996,11(2):36-38. 被引量:2
-
2杨祚升,李玉英.80例正常成年人静脉血气酸碱分析参考值调查[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2,20(1):82-83.
-
3贺光林,马艳茹,吴丽.尿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关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0):6-7.
-
4张建霞.动脉血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19-22. 被引量:13
-
5高晓梅.如何减少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误差[J].河北医学,2008,14(2):242-243. 被引量:7
-
6骆文婷,官俊杰.桡动脉采血技术的护理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72-1573. 被引量:1
-
7李兰芳.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1):217-217.
-
82016年全国临床化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总结大会报名[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3):209-209. 被引量:1
-
9温武金,邓克崇,曾佩霞,岳铁刚,邱霞,王丽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酸碱失衡与预后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7):67-68. 被引量:1
-
10李益民,兰天,欧阳珊.脑脊液酸碱气体变化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3,20(1):35-39.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