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现代西方文化移入与中国民族心理的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具有塑造民族心理的功能,西方文化通过语言学习、现代网络、跨国公司、移民与旅居者等方式移入到中国,中华民族在与这些文化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使得中华民族心理在智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证,以供大家商榷。
作者
杨俊生
机构地区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功能
文化移入
民族心理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李天雪.
论民族主体文化在民族文化变迁中的作用[J]
.青海民族研究,2004,15(3):30-32.
被引量:4
2
谢亚琴,周可荣,李亚平.
中西民族性格特征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6(4):90-93.
被引量:19
3
陈慧,车宏生,朱敏.
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704-710.
被引量:226
4
王登峰,崔红.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5):109-120.
被引量:61
5
郑红.
论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与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异同及契合[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2):82-8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陆卓宁.
三论海峡两岸当代文学发展流变的殊途同归——同一的民族文化根性和心理态势[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3):87-91.
被引量:1
2
教育科学研究所[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4(6):2-2.
被引量:1
3
陈仲庚.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
.心理学报,1983,15(2):211-218.
被引量:381
4
林崇德,俞国良.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和道路[J]
.心理科学,1996,19(4):193-198.
被引量:49
5
崔红,王登峰.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89-95.
被引量:77
6
戚健俐,朱滢.
中国大学生的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J]
.心理科学,2002,25(3):275-278.
被引量:60
7
宋维真,张建新,张建平,张妙清,梁觉.
编制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意义与程序[J]
.心理学报,1993,25(4):400-407.
被引量:52
8
丰田弘司,车文博,米谷光弘,高健,王小英.
关于中日大学生精制化活动的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2002,25(1):24-26.
被引量:2
9
王登峰,甘怡群.
对生活事件知觉的认知──知识系统模型[J]
.心理学报,1994,26(1):69-76.
被引量:9
10
王登峰,甘怡群.
内外控和抑郁对生活事件知觉和适应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4):207-210.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311
1
张冲,严俊.
跨文化日常生活中的相互理解和文化适应——以加纳恩科兰扎小城中资KH农业公司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2):91-159.
2
马鹏程.
赴阿拉伯国家中文教师社会文化适应探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23(1):168-176.
3
言银燕.
赴印尼留学生跨文化语言适应研究[J]
.汉字文化,2023(3):96-98.
4
宋葵,董红梅,石松,王菊芳.
中国留学生跨文化学习影响要素调查与分析——以留美学生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20(4):56-61.
被引量:1
5
吕厚超,黄希庭.
青年学生时间洞察力结构的初步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46-50.
被引量:15
6
王利平,王恩科,李洪春.
重庆高校外籍教师文化适应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96-99.
被引量:20
7
陈晓毅.
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三层面分析模式——以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员工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5):102-109.
被引量:19
8
陈方,朱镇宇.
“中国人人格”的心理学研究及其测量[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28-30.
9
刘立伟.
在昆留学生文化适应应激成因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4):48-49.
被引量:6
10
常丽坤.
留学生交往适应性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6):83-84.
被引量:1
1
刘永厚,李燕姝.
语言、文化以及中国的“英语热”之思考[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6(2):20-22.
被引量:9
2
马殿立.
从文化移入谈云南杂居回族的民族认同[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2):13-16.
被引量:4
3
郑晓.
广告语言中的女性身体表述[J]
.长江丛刊,2016,0(29):39-40.
4
姜景奎.
中印文化交往的前世今生[J]
.中国报道,2010(4):46-49.
5
郑威.
人类学文化变迁之文化涵化——以广西贺州客家族群的文化变迁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2006(7):180-183.
被引量:8
6
王习发.
文化移入与当代中国民族心理的转型[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1):37-40.
被引量:3
7
高英祺.
对英语听力教学中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7):91-91.
8
毛欢喜.
古书画市场风头正劲[J]
.投资北京,2009(10):49-50.
9
姜涛.
美国现代诗歌的中国文化移入现象研究[J]
.外语学刊,2011(3):155-158.
被引量:5
10
唐晓华.
赖特文学视角下的非洲裔美国文化[J]
.芒种,2012(14):69-70.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