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教育现象学的几个根本问题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经历了百年的“受洗”之后,现象学这个上世纪即业已诞生的哲学流派对教育研究而言终于从边缘走向了中心。教育现象学正成为处于困顿的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或道路,或者说,教育现象学在中国教育领域正逐渐成为一种“现象”。教育现象学是对教育问题的直观和审视。然而,唯有教育现象学自身能够经得起追问,教育现象学才有可能获致追问的资格。
作者
高伟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11,共7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关键词
教育现象学
教育研究
哲学流派
教育领域
教育问题
中国
追问
受洗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2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2
1
高伟.《论现象学引入教育哲学之意义》1999.
2
高伟.《教育现象学:问题与启示》2004.
同被引文献
172
1
徐辉富.
教育现象学及其研究步骤[J]
.开放教育研究,2008,14(2):32-39.
被引量:17
2
王攀峰,曹冉.
教育现象学研究问题述评[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25-29.
被引量:9
3
邹海燕.
教育现象学写作主题的形成[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S1):131-133.
被引量:1
4
杨海燕,张鲁宁.
论现象学教育学的写作方式[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2):171-173.
被引量:1
5
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被引量:917
6
周伟良.
传统武术俗文化特征散论[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7(3):24-29.
被引量:16
7
金生鈜.
何为回到教育事情本身[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3):11-17.
被引量:19
8
赵海峰.
阿多诺对胡塞尔的批判——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在现代语境下的一种对话[J]
.哲学研究,2001(7):61-66.
被引量:3
9
田慧生.
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
.教育研究,2005,26(2):50-57.
被引量:346
10
李树英.
教育现象学:一门新型的教育学——访教育现象学国际大师马克斯·范梅南教授[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3):4-7.
被引量:102
引证文献
16
1
杨洁.
教育现象学的研究与写作[J]
.成功,2013(1):198-199.
2
高伟.
追问教育智慧——一种批判的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2009(5):3-7.
被引量:3
3
王萍.
教育现象学的本真追问[J]
.教育科学,2010,26(4):10-14.
被引量:4
4
张利荣.
教育现象学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0):36-38.
5
樊花梅.
“现象学精神”对当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11,18(3):128-131.
被引量:5
6
杨开城.
教育现象学是现象学的吗[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23(6):3-8.
被引量:9
7
郭莹.
论教育现象学的演变及其趋势[J]
.基础教育,2013,10(1):19-25.
被引量:3
8
钱明明.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价值——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探讨[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7):29-32.
9
苗雪红.
教育现象学之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2(1):32-40.
被引量:5
10
李西顺.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及其教育学澄清[J]
.外国教育研究,2015,42(2):3-1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杨绪辉,李艺,沈书生.
伯格曼技术哲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0):40-46.
被引量:14
2
孙立会,李芒.
教育技术学之传记研究方法[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5(1):24-32.
被引量:6
3
郭莹.
论教育现象学的演变及其趋势[J]
.基础教育,2013,10(1):19-25.
被引量:3
4
许永刚.
智慧型教师——师范教育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125-129.
被引量:3
5
沈辉香.
当前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误区与改善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3):79-82.
被引量:5
6
钟柏昌.
中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关于研究对象的评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13,34(9):10-19.
被引量:4
7
王献斐.
竞技定势向娱乐主导的思维转向——从“武林风”现象看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破解之道[J]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3):6-9.
8
吴维.
如何在农村小学中营造讲普通话的氛围[J]
.内蒙古教育(B),2014(5):5-5.
9
荣司平.
现象学影响我国教育研究的三种形态[J]
.教育科学,2014,30(3):18-22.
被引量:1
10
杨开城.
教育学的出路何在:创建新教育学[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6(6):26-33.
被引量:18
1
万敏.
在高扬先进文化中促进德育新发展[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99-101.
2
罗伟乔.
刍议课程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取向[J]
.求知导刊,2015(20):72-73.
3
任京民.
美国社会科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关系[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5):27-32.
4
吕晓虹.
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看教育领域的制度创新[J]
.福建高教研究,2007(4):36-38.
5
周广涛,宋蓓.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科技视界,2013(20):17-17.
6
王长纯.
教育的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散论[J]
.外国教育研究,1994(5):25-31.
被引量:16
7
曹月,马云鹏.
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知识教学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8(12):8-10.
被引量:1
8
胡庆芳.
影响美国教育的五大哲学流派述评[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7):107-110.
被引量:6
9
孙国敏.
现代西方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评析[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6,32(1):11-13.
10
陈刚.
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哲学及其教育意义[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1):53-56.
被引量:5
当代教育科学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