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6-316,共1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9
-
1编后记[J].文学评论,1983(1):131-131. 被引量:1
-
2范伯群.《催醒术》:1909年发表的“狂人日记”——兼谈“名报人”陈景韩在早期启蒙时段的文学成就[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1-8. 被引量:14
-
3刘祥安.“《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0(6):155-156. 被引量:3
-
4编后记[J].文学评论,2005(2):208-208. 被引量:1
-
5代迅.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论何处去?——以文化研究为例[J].文艺评论,2006(4):4-10. 被引量:3
-
6张炜.纯文学的当代境遇[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83-93. 被引量:10
-
7王先霈.文艺学的知识状况与问题(专题讨论)——中西文学理论对话中的概念可对应性问题[J].学术月刊,2007,39(2):98-101. 被引量:13
-
8范伯群.为转型期的中国文学史破解疑案——推介樽本照雄的《清末小说研究集稿》[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3):237-247. 被引量:2
-
9沈雁冰.《封建的小市民文艺》[J].东方杂志,1933,.
-
10胡平.《传记与历史》,《文艺报》2000年3月7日.
二级引证文献6
-
1钟华,虞蓉,于俭,文贵良,徐艳.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美学、文艺学)[J].学术月刊,2008,40(3):154-159. 被引量:2
-
2章罗生.关于报告文学的“学理性”与“功利性”——报告文学本体新论之一[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5):66-74. 被引量:8
-
3程光炜.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J].文艺研究,2009(12):28-38. 被引量:9
-
4王俊.能够写出一部什么样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再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5):57-63. 被引量:2
-
5章罗生.报告文学研究与文艺学的创新[J].文学评论,2011(3):193-200. 被引量:4
-
6王月.范伯群通俗文学研究述评[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6):1-6.
-
1刘祥安.评《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J].文学评论,2007(4):216-218. 被引量:1
-
2章俊弟.沉重的翅膀[J].书与人,2000(4):72-74.
-
3杨剑龙.构建独立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体系——评范伯群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5):288-298.
-
4吉旭.《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的开创性价值[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3):139-140.
-
5王瑾.王瑶,用镜头追随普通人生活的美[J].青年记者,2003(1):14-15.
-
6王保国,王瑶.珍惜这个创新的时代--访王瑶[J].中国摄影家,2016,0(7):22-47.
-
7郭延礼.雅俗之辨与通俗文学的泛化——评范伯群教授的两部《通俗文学史》[J].文艺研究,2008(11):133-142. 被引量:3
-
8王继辉.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记偃师县山化乡王瑶学校档案员王守学[J].档案管理,1992(3):9-10.
-
9刘景锜.短纪录片 大有可为——观第十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短片所感[J].南方电视学刊,2005(1):65-67.
-
10朱向霞.曾虚白先生新闻学术奖暨公共服务奖[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1(2):168-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