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典型”东渐70年及其启示 被引量:1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考察“典型”在中国的东渐历程,它的兴盛主要取决于中国现代文学界把握以鲁迅为代表的新形象创作的需要及“典型”理论的及时输入,其衰落导源于它的自我解构、“新时期”创作新变化、美英文论思潮输入及我国文学理论家的回应。“典型”东渐70年踪迹启示,外来理论在中国新语境的移位必然导致变形,这种移植也能生成民族的和原创的品格。中国化“典型”理论不失为中国现代文论的一次富有民族性和原创性的理论建树。“典型”的错时既促成边缘向中心的位移又埋藏着资源匮乏的种子。“典型”还会重新被唤醒,以新的适当方式去推演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新场面。
作者 王一川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1-226,共6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A].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2别林斯基.评《现代人》[A].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43.
  • 3成仿吾.《呐喊》的评论[A].李何林.鲁迅论[C].上海:上海北新书局,1930.229.
  •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5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满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61页.

共引文献59

同被引文献58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