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辽宁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辽宁是我国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循环经济试点省份,为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规划。因此,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对于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循环经济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的实际,指明了循环经济管理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使政府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和广大民众对循环经济建设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
作者
张永洁
机构地区
东北财经大学
出处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16期98-98,100,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重点领域
企业层面
区域层面
社会层面
分类号
F2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齐建国.
中国循环经济战略:优先领域与政策体系[J]
.经济纵横,2006(2):5-8.
被引量:8
2
张录强.
实现可持续发展理想经济模式的探索——循环经济范式的形成与发展[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9-12.
被引量:3
3
诸大建,臧漫丹.
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领域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5,17(3):55-59.
被引量:6
4
丁冬.
辽宁:“3+1”循环经济模式[J]
.环境经济,2005(1):20-27.
被引量:4
5
张兆臣.
关于辽宁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
.辽宁经济,2004(5):4-5.
被引量:3
6
潘天敏,严坤元.
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与农业循环经济[J]
.社会科学辑刊,2004(1):79-8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马凯.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2004(10):4-9.
被引量:58
2
马凯.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
.煤炭企业管理,2004(11):5-7.
被引量:10
3
张录强.
科学与社会发展范式的革命[J]
.经济与管理,2005,19(3):16-18.
被引量:2
4
张录强.
循环经济与循环增长模式[J]
.东岳论丛,2005,26(2):98-100.
被引量:9
5
张录强.
循环经济的宏观路径——三循环理论[J]
.经济经纬,2005,22(3):24-26.
被引量:23
6
陈长虹.上海能源结构调整与城市生活质量[M].,2003..
7
戴里.超越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8
布朗.生态经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9
布朗.B模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10
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27
1
卢辞.
西部农村沼气发展需公司化运作机制[J]
.中国西部科技,2006(36):3-44.
2
蔡如钰,刘闽生,赵扬,陈远锋.
循环经济试点具体方案探讨[J]
.能源与环境,2004(4):21-24.
被引量:3
3
廖显光,欧阳明明.
是规模还是创新 中国PC市场踏进两极时代[J]
.IT时代周刊,2005,15(13):32-33.
4
肖文兴.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探究[J]
.中国商界,2010(6):168-170.
被引量:4
5
郭丽,甘静,张富,蒋俊鹏,史有国,孟繁锡.
北方农村四(三)位一体生态模式调查分析[J]
.现代化农业,2006(1):19-21.
被引量:5
6
刘薇.
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机制[J]
.商场现代化,2006(10S):323-325.
7
张录强.
整体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框架[J]
.生态经济,2006,22(9):24-27.
被引量:4
8
乔博.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
.大学时代(B版),2006(9):17-18.
被引量:1
9
邓启明,黄祖辉.
循环经济及其在农业上的发展应用研究综述[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6):44-50.
被引量:10
10
徐建玲.
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8-101.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0
1
王康杰.
运城市立足循环农业打造生态农业大区的战略思考[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1):8-12.
被引量:6
2
邱英汉.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和谐发展[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6):4-6.
被引量:2
3
张凤龙,张淑芳.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
.求知,2005(12):29-30.
被引量:1
4
杨洁,刘家顺.
发展循环型农业运作方式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91-4792.
被引量:4
5
李咏涛,郝春,刘学敏.
日本循环经济的战略构建及对中国的启示[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7(1):71-75.
被引量:8
6
谷曼.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2):8-12.
被引量:18
7
周耀武.
传统农业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与循环农业的发展[J]
.理论界,2007(6):52-53.
被引量:1
8
安丽.
辽宁循环经济发展与构建节约型社会[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5S):46-46.
被引量:1
9
李敏琪.
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乡镇经济,2007,23(8):49-52.
被引量:10
10
兰宗宝,林涛,莫彬.
循环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2):129-13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李岩,付娟.
日韩农业循环经济对辽宁的借鉴及三方合作探讨[J]
.农业经济,2008(2):71-73.
2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王晋,侯雅静,韩彦青,李永平.
“林-农-菌-禽”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4):408-4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崔新卫,张杨珠,吴金水,彭福元.
我国循环农业的诞生与发展现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34(5):74-80.
被引量:4
2
姚强,郭洪海,董晓霞,万鲁长,韩建东,宫志远.
基于能物流方法分析的山东农菌循环模式研究[J]
.北方园艺,2018(20):199-203.
3
周心竹,许邓颖,尹曼青,张迪.
市场化经济视域下国内尾菜资源化利用分析[J]
.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5):99-99.
被引量:1
1
熊飞虎.
浅谈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的确定[J]
.时代金融,2012(05X):262-262.
被引量:4
2
姜煜东,管美静.
XX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分析[J]
.时代金融,2016(24):212-214.
3
浙江民间借贷走上前台[J]
.党建文汇(下半月),2008(9):14-14.
4
刘鹏.
山东省中小企业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的实践和制约因素分析[J]
.经营与管理,2014(2):86-89.
被引量:2
5
3只新兴产业基金落户长株潭[J]
.领导决策信息,2010(16):18-18.
6
人社部在10省份开展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J]
.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7):7-7.
7
田旺林.
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八大会计理念[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1):69-69.
8
司启.
节约型社会中的企业[J]
.中外企业文化,2005(10):10-12.
9
谢海江,段进军.
社会资本与节约型社会建设[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2):7-9.
10
余海胜.
节约型社会建设与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8):33-33.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