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现代中国文学的“工农兵方向”研究刍议
被引量:1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99,共5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唐灿.性骚扰:城市外来女民工的双重身份与歧视[J].社会学研究,1996(4):117-126. 被引量:19
-
2赵云胜,刘如民.我国职业灾害的概况和对策[J].劳动安全与健康,1996(1):25-28. 被引量:2
-
3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R].,.第12页.
-
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37.
-
5[美]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
6《1999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第412、436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
7JUSTIN YIFU LIN.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 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2, 1992(3) :34- 51.
-
8D. GALE JOHNSON.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in China:Problems and Prospects [ J ].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0.
-
9雷冬文.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形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18(4):75-79. 被引量:1
-
10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1-17. 被引量:230
共引文献165
-
1王春光.迈向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行动和路径的社会学思考[J].社会学研究,2021(2):29-45. 被引量:117
-
2罗恬漩,段陆平.当代中国乡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变迁及其实践阐释[J].法治论坛,2020(3):110-122. 被引量:1
-
3邢莉娜,高荣涛,赵海军.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大家,2012(4):169-169.
-
4张娜,马飞.浅议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现状及其改革[J].大家,2012(5):164-164.
-
5黄飞鸣.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评析与展望[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5(1):11-16.
-
6李向前,郭本海,黄莉.城镇化发展水平视域的城市关联复杂网络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S2):699-706. 被引量:5
-
7王小章.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对当代中国现实的考察[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23(5):29-36. 被引量:30
-
8张建军,李国平.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0):43-47. 被引量:1
-
9张彦英.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救治对策[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4):54-57. 被引量:2
-
10卢周来.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分配[J].战略与管理,2001(2):61-66.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21
-
1张旭春.现代性:浪漫主义研究的新视角[J].国外文学,1999(4):11-20. 被引量:13
-
2王又平.试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4):21-26. 被引量:4
-
3王启凡.谈“新写实”小说对“原初现实主义”的回归[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6):32-36. 被引量:3
-
4王晓初.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形成的历史轨迹[J].文学评论,2002(2):98-106. 被引量:11
-
5黄开发.文学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同途与歧路——论五四文学革命前期的文学观念[J].江淮论坛,2002(3):94-101. 被引量:4
-
6徐肖南.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进程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70-73. 被引量:3
-
7张向东,安文军.从“现代化”到“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思路的转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90-95. 被引量:4
-
8李扬.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06(1):15-20. 被引量:7
-
9俞兆平,陈思和(点评).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交错中的中国文学写实主义[J].学术月刊,2006,38(4):137-146. 被引量:6
-
10林朝霞.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述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6):19-25. 被引量:1
-
1丁玲.漫谈“左联”点滴[J].长城,2000,0(2):8-14.
-
2丁玲.漫谈“左联”点滴[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1(3):30-34.
-
3潘年英.理解巴金[J].巴金研究,2000(1):41-43.
-
4何冬梅.论《惟妙惟肖的爱情》中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J].文学教育,2015(12):14-15. 被引量:1
-
5陈瘦竹.人类文艺发展的一方向[J].江海学刊,1960(10):28-30.
-
6杨桂欣.丁玲和文学的工农兵方向[J].黄河,2002,0(4):164-175.
-
7伯牛.记忆浩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 被引量:1
-
8韦兵.妥协是金,斗争是银[J].晚报文萃,2008,0(21):42-42.
-
9周瑾.求道、为诗与作人——朱熹研究刍议:一种生存论的观照[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4):33-36.
-
10高志明,关阳.滇西边塞诗研究刍议[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6):9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