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土信仰的嬗变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生态平衡的实质是“和”,也就是人自身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一和谐境界的追求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中有鲜明的体现。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既有宗教自身的终极关怀,也包涵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精神。宗教信仰侧重关注人的内心心性的平衡,儒家文化侧重强调社会生态的平衡和稳定,道家文化则侧重强调自然生态的平衡和健康。这种天人合一、和谐圆满的文化精神为历代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文从后土信仰的发展演变,探讨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作者 陈伟 樊淑敏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4,共7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2春秋左传集解(册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 3任继愈.宗教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 4杨洪杰.后土圣母[M].香港:中国国际出版社,2006.
  • 5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0..
  • 7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0.
  • 8陈伟,种海燕.儒家社会生态美学思想与道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6):45-50. 被引量:11
  • 9司马迁.史记·乐记(卷二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0.
  • 10叶小文.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J].北京:学习时报,2006,(367).

二级参考文献3

  • 1[2]马美信.庄子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1:157-158.
  • 2[2]十三经注疏[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 3[6]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37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